焦点快播:“过期”的礼物也能带来惊喜

2022-12-10 10:00:55 来源:教育之家

尼康FM2资料图

最近整理办公室的铁皮柜子,我翻出来七八盒旧胶卷,皆是尚未拆封的,已经过了有效期15年了。办公室的相机也早已更新换代成了数码相机,于是我找了个玩摄影的朋友,从他那里借了台尼康FM2胶片机,装上一卷富士旧胶卷,打算拍着玩,也给学生们作摄影的现场教学。


(相关资料图)

用惯了数码单反,以及现在越来越普及的无反微单,当我再用回胶片相机,就有种和老朋友重逢的奇妙感觉。

首先,你可不能“咔咔咔”像扫机关枪一样浪费快门了,一卷胶卷一般能拍36张相片,快门按一下就少一张,想拍啥都得精打细算,仔细地构图、测光。一旦拍摄的数量限定后,摄影师就被下了紧箍咒,思考、斟酌、计算,要格外珍惜那个按下快门的瞬间,充满了仪式感。

其次,操作手里的这台“古董”机器也不简单,全手动档自然更考验技术,对焦是裂像对焦,听不到自动对焦准确后的滴滴提示音,全凭肉眼和经验判断。光圈、快门也得手动细细调节,考虑到胶卷过期太久的特性,还要多减几档感光度。

即使每个步骤你都小心翼翼,也完全不晓得拍出来会是怎样的效果——这点才最迷人。与现在的相机甚至手机可以即拍即得不同,胶片必然会给你带来更长久的等待和期待。一张相片拍完,几乎没有了修正的机会,你甚至不知道拍好了还是拍废了,只有一个想象中的轮廓和预设,唯有将它冲洗扫描出来后才会揭晓答案。这有点像“开盲盒”,是吧?

我是完整感受过胶片和数码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时代的。记得20多年前,我刚考上大学,第一次去西藏旅行时就带着一台柯达傻瓜照相机。只装载了一卷胶卷,也没有在途中另外补给,因此那次旅行冲洗出来的相片,就是整个旅行中的精华,我至今仍能回忆起来,每一次按快门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相片底片更是被我当成宝贝珍藏保管。

反观现在,每次外出旅行,我常常会拍摄上千张数码相片,它们则大多沉睡在移动硬盘里——我未免会抱怨,想要全部浏览一遍得花不少时间,我很怀疑自己能有足够的耐心与你讲述旅途中的故事……

我们的时代迷上了速度的魔鬼,由于这个原因,这个时代也就特别容易忘怀。今时今日之摄影的效率的确是大大提高了,那可以是一种随时进行记录的功能——但你是不是有时也会觉得,轻松“咔嚓”一声的同时,心里有点虚空,是不是也迷失了一些独属于拍照本身的乐趣呢?

关于胶片摄影的期待感,当晚便促使我做了一个梦。我又回到记忆中的某个冲洗相片的影楼,店员告诉我,冲印一份胶卷的费用是30元。醒来后我就决定立刻把刚拍完的那份胶卷的盲盒给开了,直奔鲁班路的星光器材城逛了一下,找到一家胶片专营店,冲印费果然是30元/卷。

当然,现在新胶卷的售价不菲,胶片摄影虽是小众市场,仍不乏忠实的拥趸。摄影师们选择拍回胶片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出于喜欢。胶片依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那种质感可能是数码摄影无法替代的。仿佛只要触摸了那些颗粒感,就能让人穿越回到过去。

这是一种怀旧的理由!我甚至觉得,时常怀念过去,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些人终于无可救药地步入了中年或者变得越来越老了,而是因为我们回溯历史时,确乎发现了那些曾经拥有的、也遗憾错失的美好,那就是真正值得怀念的美好。

没有过度修片,没有过多的滤镜加持,只是真实地面对自我的表达,是很难“作弊的”——就像有人形容上世纪80、90年代银幕中的明星是真美女、真帅哥,而现在“纯天然”反而变得稀缺了,一代人的审美也发生了改变,被所谓流行圈养。倘若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那千篇一律的、有些程式化、标准化的美因为丧失了特点、失掉了灵魂,必然会成为速食时代的一件快消品。

我时常跟学生说,青春本身就是美妙的,是不需要画蛇添足作雕饰的。不要去液化,不要去用力地P图,一个人自信地直视镜像中的自己时就是最美的,接纳真实的自己也是直面现实世界最直接的那一部分。自信由内而外散发,真实比完美更好。这一点,并非胶片比数码更容易做到,而是我们仍有选择权来追求、把控以及定义生命中的那些“决定性瞬间”和“凝固的时间点”。

三个工作日后,我在电子邮箱中收到了冲洗扫描后的相片。我有些紧张又兴奋地点开其中的网盘链接,好像去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一共得到39张TIF格式的照片。它们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就连几张失焦的作品,都别有一番味道。

“过期”的胶卷也能带来惊喜,作为礼物却并没有真正过期。我打开尼康FM2的相机背盖,拆开另外一盒柯达旧胶卷,将它装了进去,又重新开始了期待。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