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上春》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将舞剧团业务考核搬上舞台的作品。自去年首次上演后,两轮演出都引起了关注,场场爆满,线上演出也收获围观。经过创作加工的业务考核升级为公开演出,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的一次创新尝试,为什么《舞上春》能够“出圈”、收获如此多观众的喜爱?离开了人物和剧情,观众爱看的又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源自作品对青年观众群体的捕捉和体悟,实现了演出与受众的精准互动。
(相关资料图)
舞剧具有叙事性和主题性,动作编排更注重通过肢体语言交代故事、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舞上春》则直接地呈现了演员身体本身的美感,对于欣赏舞蹈不多的“小白”亦足够友好。舞蹈系以人的身体为媒介传递艺术灵韵,有抽象性、意象化的特点,人们在欣赏舞蹈艺术时,即便不能从肢体动作中领会到意义,仅仅是欣赏身体本身的健康舒展,也能够感受到美感。
中国歌剧舞剧院曾排演过《孔子》《昭君出塞》等现象级的舞剧。大型舞剧突出的是编导能力以及舞者表演、舞蹈等综合能力,观众在舞剧观赏中不会单纯感受舞者的身体美,而是更加沉浸在人物、主题和形式中。《舞上春》则撇开了这些层面,通过纯粹的基本功展示,更让观众直观感受舞蹈艺术的形式美。这便是业务考核对受众最直接的吸引力。
但是,将业务考核从排练厅搬到舞台,这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经过细致编排的。
舞剧团团长兼艺术总监杨奕介绍,2022年版本的演出围绕“人与自然”主题展开,通过7个篇章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诗书画”的意境。在“风逐月”“震霜雪”“长歌行”部分,剪影式的灯光配合着舞者的舞姿,营造出或柔美或刚毅的气质;“墨中影”部分,舞者穿着水墨色的水袖和身韵服,配合着冷色调的灯光舞动,仿佛一幅会动的水墨画;“写春秋”将民乐团搬上了舞台,《战鼓》一响,舞者随着乐队音乐的节奏强弱而舞,时而刚毅、时而柔美,翻腾跳跃如脱兔般迅捷,亮相控制又如苍松般稳健。
“风逐月”“震霜雪”“长歌行”里男女舞者穿插上场,单人与多人的交替变化,展示跳、转、翻技巧以及软开度、爆发力等。“墨中影”以女舞者水袖齐舞开场,由水袖引出一系列的道具舞蹈,最后落在单人剑舞结束。
技巧展示是演出的核心看点,而《舞上春》的编排者又抓住了受众心态,不论“老饕”还是“小白”都不会抗拒欣赏一场美妙绝伦的“神仙打架”。
2022年的《舞上春》相较于2021年的版本有了许多提升,舞蹈编排更注重技巧的连接和详略,群舞与独舞的安排更加得当,多人同时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更加和谐,多用集体齐舞和个人技巧独舞,不会出现多人各自表演、眼花缭乱、观众抓不住重点的场面。在舞美上,配合写意性的月、墨背景,使得整体舞台不再单调,也突破了“黑匣子”带来的压抑。各篇章较之去年单纯的颜色主题,更加强了对中国传统艺术意韵的挖掘,只是文案略显晦涩需要改善。
《舞上春》通过一场技艺带来的震撼与美感,让观众感受到舞者的真心——对这门艺术保持着爱和敬畏。《舞上春》绝对不是单纯炫技,而是舞者将真心通过肢体展露了出来。“长歌行”中,男女舞者分别列队出场,展示了整齐划一的正踢腿、旁踢腿和骗腿。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被誉为民族舞“国家队”,却将最基本的踢腿编排入内,即便最顶尖的舞团也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基础训练。
尾声部分,舞者们穿上各舞剧作品中角色的服装,按照时间顺序上演了一场历年舞剧的“快闪”,既是创作展示,也体现了演员的传承。与之相应的,这场演出的谢幕也不同于其他演出:谢幕时的舞者出场顺序按照舞者进入舞团的年份而来,每位舞者的姓名和加入年份都会通过字幕展示出来,从刚入职一年的年轻舞者到团龄30年的资深舞蹈家。这是舞团对每个舞者个体的认可,给每一位舞者站到舞台中间展示、发光的机会。《舞上春》弱化了演员的主次,每个人都是舞台的主角,每个人需要塑造的角色就是自己。舞者们分次分拨地出场展示自己,观众也会把目光放开,关注到舞台上的所有人,发现场上所有舞者的闪光时刻——每一个倒踢紫金冠时的脚背,每一个翻腾离地面的高度,每一个出收袖的利落……在“写春秋”部分,舞者依次登台,缓缓回头,镜头给予每位舞者特写,让观众看得清他们眼中的光芒,看到每一位舞者都在用心发光。
摄影/何铭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