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龚卫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节目在海南分界洲岛录制
嘉宾相处轻松愉悦
作家余华、苏童,诗人西川,旅行博主房琪在海南的分界洲岛开了一间分界书屋。他们邀请《收获》主编程永新,当代作家叶兆言、祝勇、黄蓓佳,诗人欧阳江河,知名摄影师肖全等文化名人,以飞行嘉宾身份到书屋做客。一帮文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正在江苏卫视每周四晚播出,文人们将他们的生活态度娓娓道来,有时谈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有时插科打诨畅聊八卦,有时畅游海岛抒写人生况味……目前,这档节目在豆瓣收获了9分的高分。
近日,制片人颜小可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我在岛屿读书》是否算得上一场20世纪80年代文坛老友记时,他不置可否:“我们没有刻意选择这个年代,而是他们碰巧在那个年代涌现出来了,并在当下触动了很多人的集体回忆。”
嘉宾
余华拒绝了节目组很多次
《我在岛屿读书》座上宾大多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大家”。常驻嘉宾中,余华凭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蜚声中外;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等作品被成功影视化,他还凭借《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西川曾与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要凑齐“大家”阵容,主创团队颇费了一番功夫。颜小可说:“我被余华老师拒绝了好多次,每次他都很有礼貌地跟我说,不参加电视节目、不参加综艺。我只能一轮轮地解释,我们的节目不是综艺、不娱乐。”颜小可猜想,应该是最终的节目模式打动了余华:“之前没有文坛老友相聚聊读书感受的节目。同时,节目采用让他们在海岛开书店的形式,能让更多读者轻松进入节目。”余华答应邀约后便飞到海南,颜小可去接他。他告诉颜小可:“我好久没坐飞机了,好久没出过门了。”
《我在岛屿读书》的飞行嘉宾也都是业内文化大咖,大多是知名作家、批评家。谈及邀请知名人像摄影师肖全当飞行嘉宾的原因,颜小可解释:“肖全30年前拍过一组特别出名的人像摄影作品,叫《我们这一代》,里面有余华、苏童、西川。他正好可以借节目机会,再次跟老朋友相聚。”
在常驻嘉宾中,还有旅行博主、主持人房琪。她不避讳自己对青春、言情小说的喜爱,面对作家们提出对严肃文学的疑问,比如“年轻人应该读哪些经典书籍”,颜小可不会刻意要求她去牵引所有话题,而是保持自然状态:“她就像作家的小妹妹或晚辈,同时又代表了互联网生态的年轻人,不时发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当然也允许她游离于作家们的谈话场之外。”
有观众在看过节目后,会疑惑:为什么没有年轻嘉宾参与?颜小可表示,节目组都是围绕常驻嘉宾余华、苏童、西川寻找的飞行嘉宾,“找他们熟悉的朋友,要让他们在一起有话聊”。他也表示,在后续IP开发时,节目组会考虑扩大嘉宾的年龄维度以及时代跨度。
制作
作家大咖应成为节目主料
在《我在岛屿读书》制作阶段,节目组就与常驻嘉宾商量,去掉户外综艺节目中的任务、游戏环节。颜小可说:“作为一档作家好友相聚聊读书的节目,其最大的魅力是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因为他们是最会讲故事的人。当我们不刻意设计任务环节时,这些嘉宾就没有不适感。于是,我们能看到他们在一起自然地说话,在岛上闲逛。他们总能带给节目组惊喜,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一个问题表达得非常有魅力。”
节目一开始,嘉宾们商议为书屋起名。西川发挥诗人本色,起了颇具浪漫色彩的“转念书屋”,意为进入书屋,转念之间便豁然开朗。余华却不失时机地吐槽:“这太文艺了,也有可能一转念不想看了。”最终大家以岛屿名命名书屋为“分界书屋”,并且约定好等欧阳江河来做客的时候题字,因为欧阳江河的字写得好。颜小可说:“既然节目组没想做综艺,就不会面临综艺感不强的顾虑,但他们的互动比综艺感还珍贵。这些作家大咖不应该成为综艺娱乐节目的辅料,他们本身能构成好看的节目的主料。”
麦家、刘慈欣、阿来、爱伦·坡、柯南·道尔、列夫·托尔斯泰……《我在岛屿读书》每期会有几十位文学作家、作品被嘉宾谈及。颜小可表示,这档节目对制作团队的文化积累是一次提升和历练,“我不要求团队里每个人都变成文化人,但起码要变成电视导演中阅读量比较大、积累比较厚的人。如果我们导演谈到这些作家老师、他们的作品、他们感兴趣的经典作品,都说不上来一些东西,这节目是没法做的”。
颜小可举了一个例子:团队在第一集核对字幕的时候,后期工作人员把苏童说的“我们读《我与地坛》,就可以读到一个母亲在地坛公园里喊儿子,呼唤儿子的身影”中的“身影”,打出的字幕为“声音”。这种表达听起来是对的,导演复核了几轮也觉得是“声音”。没想到,颜小可对团队成员说,“你把《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而不是查一下,你就知道这里讲的不是‘声音’,而是‘身影’”。
理念
读书和海岛游有内在联系
很多人听到《我在岛屿读书》的节目名会联想到知名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但颜小可否认新节目的概念同纪录片有关:“我们当时觉得生活、景色、岛屿、读书等美好的事情放在一起,是一种‘1+1>2’的叠加。我们团队学习过《他们在岛屿写作》,但我们的节目最初不是从这部纪录片来的。”
节目组选择海岛作为拍摄场景,是因为他们认为读书和海岛旅游有点像:“大家都觉得应该去阅读,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正系统性地翻开一本书强迫自己阅读,是有难度的;这同到岛屿旅游一样,大家都知道岛上的风光很好,在那里闲暇的日子一定很美好,但是真正让你收拾行李,买张机票飞过去,也是有难度的。我们认为读书和海岛旅游有内在联系,所以第一季就选择了‘岛屿读书’。”
谈及《我在岛屿读书》要传达的理念,颜小可表示希望观众多读书:“读书是一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美好的事。评价一档读书节目是否成功,就是观众看完节目后,会不会有翻开几本书去读一读的冲动。希望观众在看了书以后,能找到解决当下烦恼的路径。”
《我在岛屿读书》的热播也为观众带来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的追忆。选择20世纪80年代出道的作家作为嘉宾,是为了打怀旧牌吗?颜小可解释,节目组并未刻意表达“文学与时代”的大命题,也没有刻意选择步入20世纪80年代,而是“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背景,碰巧有一帮文人、作家、诗人等在那个时代涌现出来了”。
颜小可也表示,节目触动观众的怀旧思潮也是一种偶然:“最近两年来,电视、媒介出现了触动大家共同回忆的趋向和热潮,我们节目里面出现了很多那个年代会提起的书,其实是碰巧迎合了引发大家共同回忆的趋向。这和粤语歌、老电影带给观众的回忆相似。”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