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朱绍杰
(资料图片)
展览现场
图/主办方提供
2023年3月1日,《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研究序列》展览与研究项目第六个展览《博物之知》及总结性质的“文献展”“特别展”,将展至5月14日。
《泛东南亚研究序列》展览自2021年3月8日开始,在持续的三年间,共计策划8场展览,其中包括《同声反复,声深入心》《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向雨林学习》《博物之知》等,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呈现当代艺术视角下的海外艺术与思考。
从当代艺术看“南洋”历史
“本展览偏重以作品、文献和研究为媒介,将三年以来泛东南亚研究序列成果的阶段性汇聚与再研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表示,该研究序列以超越静态的区域艺术研究为核心,将在全球兴盛的大规模三年展策展模式化整为零,转化为围绕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区域为方向的当代艺术研究专题与实验性的展览成果。
开幕现场,艺术家林植和他的搭档“玩具船长”乐队的吉他手高飞为观众带来一首民谣作品《许比差过番》,描述一位潮汕番客“许比差”漂洋过海到外国谋生的复杂心情和感受,这也是他本次展览作品的一部分。“赵与林”艺术双人组走访了东南亚11个国家中的9个,通过亲身直接的观察和交流,感悟和思考各国的人文异同……
摄影家许培武以综合作品的形式,讲述了家族故事《一个潮汕家族近一个世纪的跨洋经历》。作品以50幅黑白照片组成,时间横跨1955年至2008年近半个世纪,展现了从潮州龙湖古寨到马来西亚的面貌。艺术家还特别绘制跨洋线路图,配以其他当下东南亚彩色照片,直观呈现广东华人群体的历史与当下。
本展览除了邀请东南亚和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还特别邀请海外华人华侨和离散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参展。此类作品具备普遍性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述求,呈现从“南洋”到“东南亚”称谓变化背后的时代与社会变迁。这正是本次三年展策划的主要思路。
跨学科的知识生产与对话
近年来,学院、美术馆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师生与公众共享的知识生产场域,与美术馆实践相关的新美术馆学、策展学及艺术品保存与修复等专业方向,也逐渐成为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关注的学科建设增长点,不断打破区域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跨文化、跨媒介、跨领域的交叉融合。
在此前展览《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中,华侨摄影家刘博智受主办方委托,前往缅甸创作以“缅甸华人”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在为期七天的田野拍摄中,他去到了仰光、毛淡棉等缅甸南部城市。在刘博智的创作中,可见华人身处缅甸社会中各个方面饱满而纷杂的细节。与其说这批图片是摄影作品,不如说更像人类学家在田野里用相机拍摄的调查记录。
以《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为代表,《泛东南亚研究序列》带来了以往国际展览中较少提及的“参与式艺术”的实践与成果。展览中呈现的诸多发生在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与地区的相关艺术实践,与广东土地上进行的一系列“参与式艺术”实践一道,通过艺术家之眼,以人类学的方式,记录和留存大历史之下的小故事。
“东南亚的文化与中国大陆南方的文化有密切关联,各式各样时代与文化变迁的因素,都是当代艺术关注、表现及研究对象。”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表示,借助广州2000多年历史口岸开放的传统,本次三年展旨在搭建交流与研究平台,促成更多不同学科、视角、路径与方法的思想交汇。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