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视野】我的相亲又失败了

2023-03-17 11:09:25 来源:教育快播网

许久没有相亲过,最近相亲又失败了。

这位相亲对象是通过我妈妈介绍认识的。据她描述,男方是江浙人,父母在警察系统工作,他本人在上海外企工作,想要认识一位在上海有稳定工作的女生。

我看了一下男方的择偶条件,写得明明白白,说自己“希望年龄最好比他小,身高162以上,硕士学历,有稳定工作,女生性格不要太强势,温柔体贴性格最好,希望合眼缘。”


【资料图】

“温柔体贴、性格不要太强势、身高162以上”、要求“硕士学历”。看到这些择偶要求时,一一对应到我自己,好像哪一条都不符合。我性格不太温顺,身高169,对于这位男生来说,都是“雷区”。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还是加了这位男生的微信。

我们约好周六晚见一面吃个饭。吃饭约在了上海江苏路上一家本帮菜餐馆,价格实惠,环境也不错,适合两个人坐着聊一聊。

见面前我给自己内心上了一课:切记不能把对方过于理想化,尽可能降低期待。万一遇到一些有点大男子主义的言论,千万要忍住,不能轻易“开麦”把对方吓跑。我很独立,但我想脱单,不是不想谈恋爱。

即便我给自己内心已经打好预防针了,但还是没料到这出。这位哥上来先跟我聊了半个小时的国际关系、半导体啦、电子科技啦等等,而且这个过程全程都是他一个人口若悬河地说,丝毫没有要和我对话的意识,我在旁边只好强忍着耐心频频微笑配合点头,当一位合格的聆听者。

哎,我内心在呐喊,什么时候开始讲你的择偶条件啊?大哥你不是来相亲的吗?那我们就聊聊各自的感情观呗。

大概饭快吃完的时候,他终于开始切入正题了,说自己经常出差啦,想找一位工作没那么忙且稳定的伴侣顾顾家,“最好在家带孩子,那你平时工作忙不忙呀?”

这位哥话多且绕,看起来不是一个很直接的人,喜欢前方铺垫太多再切入正题。我在内心分析着。此前的相亲经历在提醒我,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试探我的工作强度。

我想了想回答道,“我们平时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但也会出差的。”同时尴尬地告诉他,我其实不是一个会喜欢只是在家带孩子的人,我也有工作要做。

这下一说,他有点意识到我或许并不适合他了。我以为这个对话会结束,他又开始自说自话了起来,说他的上司一位40多岁的男性,没有结婚,是个工作狂,好似只能通过工作来缓解单身的孤独。

他说完上司的例子后,认真地看着我说“我不希望这样,我还是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我问他,“你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害怕自己不结婚会变成你老板这样,现在就开始选择婚姻吗?在你看来,婚姻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或许看起来太过犀利,他被我问住了,许久沉默了一段时间,憋出来一句话,“我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只是害怕一个人孤独。”

“我也害怕孤独啊,但孤独是一个人要面对的终极问题,即便走进婚姻还是会孤独,孤独怎么可能通过婚姻去缓解呢?”我说。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认同我说的这句话,回家后,我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消息。我突然意识到,在面对婚恋相亲时,不管男性女性都有婚恋焦虑。这种焦虑是相似的,男人也会害怕没有结婚没有走进婚姻生活,会被定义为社会上的“失败者”。

没有家庭,只有工作,两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吗?然而家庭、婚姻到底意味着什么,哪一种生活更让自己感到舒适?这些问题好像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好像大家找寻结婚对象的方法,就是在寻找一块拼图,先罗列出适合结婚的条件,按照条件规定的条条框框往里面填,填满了,好,适合结婚了。

最近,我妈妈问起这位男生的情况,说情人节他有没有约我出去。我说,并没有。

我妈妈安慰我说,“没事儿,没联系你,你就把上次的见面当一股春风吹过。吹过就忘了吧。”

其实我并不沮丧,也并不反感相亲,但我愈发认识到:爱情不是编码,婚姻不是程序,相亲也不是两个人来解数学题——把各种条件排列组合、相互匹配,这是自由的商品经济,但无关爱情。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