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日报:真实生活比剧本杀精彩多了

2023-04-13 11:08:49 来源:教育联播网

我一度非常热衷剧本杀,几乎每周都要参与。为了玩剧本杀,我可谓不计成本,为了一个好玩的本,经常穿过大半个城市,去那些接近郊区的剧本杀店。一玩玩到晚上十一二点,地铁都停了,我再想方设法地回家。


(资料图片)

我也有个稳定的剧本杀小团体,都是打本的时候认识的。这个小团体的人来来往往,有人加入有人退出,但我就像《水浒传》里的李逵,别人只出现几回,但我贯穿始终。一般我们周末组局,到周一的时候又拉一个新群,我总是被默认加入新群,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一定会来。

但最近我才发现,其实我已经被这个小团体默默地除名了,渐渐地他们也不问我参不参与了。后来跟我关系不错的朋友告诉我,我已经不在“第一梯队”,也就是说我成了替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问我。

对于结果,我只能坦然接受,而且也并不意外。因为似乎在一夜之间,我丧失了对剧本杀的兴趣,玩得时候也不认真,找我的时候也经常不去,有一种“缘分到此”的感觉。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逐渐对剧本杀的套路感到厌倦,很多细节只要一出现,我几乎就能猜到后面的情节。

就以我最常玩的推理本为例,一个人如果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也不用绞尽脑汁,多半是他有个“双胞胎”;一个角色莫名其妙对另一个特别关照,不用猜测动机,多半是失散多年的儿女、兄弟姐妹之类;有个角色始终对应不上,不用想太多,多半是另一个人的“双重人格”;某个机关出现了一个原始的时钟,相信我,这个时钟多半被人调过12小时之类的,用来制造时间错觉……诸如此类。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未必准确。但说实话,一开始玩的时候,总是“哦,原来是这样”;现在则是“哦,XXX本里也是这样”。新意逐渐丧失,也就不那么刺激了。我现在去剧本杀,首先就要买一杯咖啡,纯粹为了提神。

其实我很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剧本实在是很难写出新意了。剧本杀是个很繁荣的产业,新剧本发布的速度非常快。这就必然导致故事“内卷”,作者的想法枯竭,可供借鉴的柯南·道尔、东野圭吾等作家的作品又是有限的。于是只能是同一个套路反复使用,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这也是为什么剧本杀不再那么吸引我。以前有脱口秀演员把剧本杀比喻成“开会”,现在看这个比喻真的太贴切了。重复的剧本,就像是某些单位的无效会议,与会者听得满脑袋问号:“这个不是上周说过了吗?”

也是这件事让我相信,新奇的故事是很难编出来的,只有生活才能千奇百怪,给人意想不到的剧情。

就像我最近在追的“剧”,我朋友真实发生的家庭伦理剧。我的一对朋友,他们夫妻双方因为在是否生孩子上意见不一,而上演了种种“抓马”的剧情。一方找来了心理医生,要给对方问诊;另一方找来了寺庙大师,说要给对方开解。一方列出了种种生孩子的好处,做成了一个打包资料;另一方直接下载了一连串国外论文,用来证明生孩子“不划算”。双方家人朋友也分成了两派,各自劝说,今天一个鸿门宴,明天一个单刀赴会,每一天都是一出“大戏”。

这中间的细节难以赘述,但确实是我之前完全没法想象得离奇曲折。朋友和我吐槽这些事,我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事件本身当然没有剧本杀故事那么“刺激”,但这种细微、真实、有说服力的人性展现,编出来的故事没法替代。编出来的故事,总是奔着耸人听闻而去;但只有生活,能把平平淡淡的日子,演绎得异彩纷呈。

退出剧本杀圈,对我或许也不是单纯的损失。这至少让我把有限的周末,从虚幻的故事里抽身出来,去和那些有血有肉的生活打交道。

就像最近,在我的调解下,我那一对朋友暂时达成了一致。他们各自做了退让:双方决定生孩子,一方养的很多包括蛇、蝎子、蟾蜍之类的爬行动物,将会有一个单独的小空间,有了孩子之后不受影响。

这听上去有些荒诞,但这就是生活,它没有套路,再平凡的生活,也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元素。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