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不断努力,会有更多“压箱底”的戏出现

2023-04-16 09:56:26 来源:教育联播网

羊城晚报记者吴小攀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罗丽

展示广东出品的实力与热度


(资料图片)

羊城晚报:最近这段时间广东推出了许多新剧目,歌剧《侨批》、音乐剧《渔家》、舞剧《咏春》、戏曲音乐剧《妈祖》、音乐剧《广交天下》等相继上演,主要原因是什么?

罗丽: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是去年底受疫情影响造成舞台演出延误带来的市场反弹和井喷,如大湾区团队共同创排的《妈祖》就延迟耽误了两年;二是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年初就积极推进节庆演出活动,接下来还将陆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华语戏剧盛典、粤美乡村文化新舞台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也催生了新剧目的创排。另外,这样的火爆情况也伴随着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等奖项的评奖周期而出现。

羊城晚报:为什么这些剧目大多是珠三角几个主要城市创排的?

罗丽:和文学创作相比,舞台剧创作成本要高得多,需要有一整套的创作团队和相对较多的制作资金;而且,舞台剧创作去除成本后的利润也没有影视那么高。因此,和由资本市场介入更深的影视行业相比,舞台剧行业还是要依赖于各类扶持资金来创作新剧目。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大城市无疑有较大优势。

羊城晚报:广东目前的戏剧创作水准和市场规模在全国的排名?

罗丽:目前,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深圳等地的舞台剧演出市场名列前列。从获奖数量以及观众反应、票房收入等多个层面进行观察,广东近年的舞台作品创作水准在全国居中上游水平,如舞剧《沙湾往事》、舞剧《醒·狮》、话剧《深海》、杂技剧《化·蝶》,还有从舞台剧目延伸出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等,均展示出广东出品的实力与热度。

羊城晚报:据您所知,自己买票走进剧场的观众多吗?

罗丽: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有让观众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进剧场也不一定等于都是观众自己掏腰包,单位包场、剧团赠票、企业赞助、政府送戏,各种方法都能把观众拉进剧场,把演出场次拉上去。不妨以粤剧民营剧团春班时的演出戏码与省市粤剧团送评的剧目作一比照,答案便跃然纸上。评奖需求与观众需求仍是制约专业院团生存格局的问题。

背离艺术价值影响作品生命力

羊城晚报:这些新推出的剧目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岭南特色?

罗丽:艺术是有一定地域性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戏剧也不例外。然而,在热热闹闹的演出完毕以后,沉下心来细细剖析一番,文艺工作者却应该仔细询问:这些地方题材的戏剧作品,是否就真正承载着那片土地上的文化因子?是否就揭示了那些人生活里的命运真谛?演出后留给观众的是什么样的文化体验?是地方题材还是真正能历久不衰的文化经典?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羊城晚报: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创作与市场需求、观众需求如何统一?

罗丽:近年的舞台创作更加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或以家国叙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或表现对象。现实题材创作虽然基数大,但艺术质量上乘者不能算多,文艺精品数量还有提升空间。文艺创作既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既要有“高原”也要有“高峰”。作品历史维度、文化气息、精神内涵等都需要加强,否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背离艺术价值,影响作品的长久生命力。

羊城晚报:有些国家的戏剧舞台上往往会有一些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比如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猫》《歌剧魅影》。您觉得这些作品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罗丽:《猫》最高明之处是以猫的世界去隐喻了人类社会,取材于看似浅白的儿童题材,却写尽了人性深刻、人情冷暖。《歌剧魅影》故事的传奇,实际上也触及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善恶。说到底,好的作品最终的落脚点是写人,写鲜活的人,写有情感有温度的人,写有情感有温度的人生真感受。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是艺术与思想兼备,给观众带来极具感染力的故事体验和生活能量,而不是说教、僵化或低俗娱乐。

羊城晚报:近些年我们推出了那么多舞台剧,其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猫”吗?

罗丽:实际上,我们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剧目,例如《东方红》《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但这些都是特殊年代的记忆。此外,无论是话剧《雷雨》《茶馆》,还是越剧《梁祝》、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这样的经典剧目都已深入人心,不输芭蕾舞《天鹅湖》或音乐剧《猫》。近些年来,中国舞台上受热捧的,有《永不消逝的电波》《醒·狮》《记忆深处》《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我相信,经过不断努力,会有更多可以“压箱底”的戏出现。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