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播:超大型城市社区居民如何实现居有所乐

2023-04-17 08:23:31 来源:教育之星

本报记者 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17日   第 05 版)

四月十二日,天通西苑第四社区“秋之恋”艺术团在春季庙会上演出。“秋之恋”艺术团供图


(资料图片)

社区居民朱燕展示手工作品。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孩子在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做志愿者。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供图

“天北之春”合唱团在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排练。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天通苑北街道(下称天北街道)是北京市一个超大型社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天北街道常住人口约14.27万人。这意味着,在约4.7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里,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04万人。在这个社区里,居住着包含昌平区本地居民、由北京其他区搬迁来的居民,以及一部分在此购房、租房的居民。如何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增强居民归属感,曾是困扰社区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成立文艺团体、营造楼门文化……近年来,当地通过提供形式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提高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还促进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那么,天北街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何特色?如何搭建文化建设与社区治理桥梁?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生长”在家门口的文化空间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北京春日的一个中午,细雨下个不停。在北京市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下称文艺中心)3层的排练室里,由60多名社区居民组成的“天北之春”合唱团,正在练习演唱红色歌曲《十送红军》。

虽然合唱团里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有的头发花白,但他们精神矍铄,在指挥张友堂带领下,用多音部的美声合唱,将歌曲演绎得韵味十足。

除了担任指挥,张友堂还是“天北之春”合唱团的团长,他的妻子王凤珠负责钢琴伴奏。“快10年了,这个团越来越壮大。”张友堂说,合唱团大部分成员是天北街道的社区居民,都是业余的,刚开始时做节奏练习,连一个巴掌都拍不齐;但是现在非常专业,“我一伸手,想要的声音都能要出来,就是这几年的成果”。

考虑到合唱团成员年龄较大,排练室设置了座椅、空调。“以前我们主要在一个地下室里排练,非常挤,头上就是污水管,水流声哗啦哗啦地响。”78岁的丁大爷是合唱团元老之一,对这些年排练条件的变化深有体会。他说,过去周边公共文化服务场地很少,想排练、看场话剧都要坐两三个小时的公交车,特别不方便。感谢政府前些年实施“回天计划”,建设了文艺中心,排练厅宽敞明亮,一年四季都能练,“现在每天过得特别充实,精气神越来越好了”。

丁大爷提到的“回天计划”,指的是北京市政府2018年7月出台的《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正是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文化惠民项目。统计显示,从2021年5月试运营以来,文艺中心累计接待居民约82.3万人次,已经成为“生长”在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空间。

走进文艺中心,犹如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商场,书店、阅读空间、艺术培训中心、电影院、剧场等场所人气颇旺。汉服体验、茶艺课堂、经典诵读、市民音乐会……每年这里举办活动1000多场,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700余人。

“政府扶持+专业社会化运营+居民力量。”作为运营方,北京昌品城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多这样总结运营经验。她说,文艺中心之所以受到社区居民欢迎,除了居民支持,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和市场主体紧密且持续协同创新。通过采取党委领导、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区属国企社会化运营机制,运营团队参与了该中心更新改造全过程。同时,公益性加商业性的互助融合运营模式,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保基本与重品质并行。

“楼门文化”让居民更亲近

“来啦,您呐!”走进天北街道天通中苑第二社区(下称中二社区)42号楼,墙壁上写着各种老北京话。往里走,过道两侧贴着老北京胡同牌子和北京二十个城门的名字,连楼门的通知栏也带有北京特色:社区小新闻叫“扫听(打听)”;发布规章制度的专栏叫“别介(不要)”;展示公众成果的专栏叫“齐活儿(完成)”;一般的倡议通知叫“乌泱乌泱(比喻人多)”……让人如同置身于年代感十足的老北京城中。

楼内居住的居民多是由东西城区搬迁来的老北京人。刚经历了从胡同到上楼的居民,相互间少了以前街坊邻里的热乎劲,多了一些邻里之间的矛盾。

咋让大伙熟起来?楼门长朱淑兰和几个热心居民一商量:这栋楼有20层,正好对应北京20个城门。何不以“京城楼门”为主题,每层以一个城门为名,创建各具特色的楼门文化呢?

想法一经提出,居民纷纷响应。有的创作书法作品,有的用照片留住胡同记忆,有的贴上教导孩子的规矩……每层一种主题,每个楼门都别具特色。例如8层所在的“西直门”,以手工编织为主题。67岁的朱燕是做手工的能手,她用塑料袋、碎布做成花,放在用麻缠着的酸奶盒、废弃瓶里,挂在墙上,配上彩灯,既环保又温馨;下水管道用绿色的塑料皮包裹,配上塑料叶片和手工制作的熊猫玩偶,充满情趣。

在朱燕的带动下,邻居们一起铺设了楼道地砖,窗户边放了绿萝、多肉植物,还组建了爱心编织队,给社区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织了一顶帽子。

“在楼门文化氛围感染下,邻居打招呼的多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很多问题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老北京胡同院落中的邻里情又回来了。”朱淑兰说,不久前通过协商议事,居民在门口修建了电动车棚,解决了在楼道里停电动车的问题。

中二社区42号楼的楼门文化很快在社区里传开,很多居民来参观。天北街道因势利导,去年启动“楼门文化”微创投项目。由楼门长组织召开楼门议事会,居民自己决定设计方案,62个文化楼门应运而生。例如,天通北苑第二西社区3号楼以低碳生活为主题,居民们不仅精心打扮楼门,还在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助下,拿起铁锹、扫帚等工具,一起修整楼门口坑洼不平的甬路。

“楼门是基层自治最小的单元,驱动人与人建立联系,是‘楼门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天北街道办事处主任夏玉蓉看来,打造楼门文化,有利于实现居民的内心相聚,激发居民参与楼门公共事务、解决社区难题的责任感与信心,逐渐形成自治意识。

文化建设助力社区治理

天通西苑第四社区居民王颖从印刷厂退休后,把艺术这个爱好捡了起来。如今快70岁的她,不仅是社区“秋之恋”艺术团团长,管理着舞蹈队、模特队、乐队、合唱队共计100多人,还是楼门长、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参与各类社区事务。

刚搬到社区时,王颖比较迷茫,生活较为单调,“后来我告诉自己,必须走出家门,得去干点什么,让自己充实起来”。她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和居民慢慢熟悉,并加入了艺术社团。

“通过一起玩,居民之间的友情友谊增加了。”王颖记得,有一次她一个人在家病倒了,躺在家里起不来,只能打电话给艺术团的居民,没一会儿,几个姐妹来了,把她送到医院救治。“现在大家比较团结,有的家里孩子不在家、离得远,或者谁家有点什么事,大家就互相帮忙。”

艺术团成员还比较乐于奉献。王颖说,艺术团每年要开展多场演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养老院老人的文化生活;大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值班等志愿活动,“参与社区事务后,大家的归属感增强了,整个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

“我们鼓励居民根据兴趣成立文体社团,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天通中苑第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尤悦说,天通苑有很多社区、居民也多,文艺中心和体育中心的落成极大缓解了群众活动场地缺乏的问题,但谁能使用这些场地?社区经过和文艺中心协商,鼓励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兑换积分,获得活动室、场地的使用权。

目前,天通中苑第二社区有150人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垃圾分类守桶、为老服务、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养老餐等工作,其中大部分人来自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乒乓球队等文体社团。

作为天北街道辖区内较大的文化空间,文艺中心注重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与基层社会建设融会贯通,目前已孵化社区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社等社群社团超过300个。这些社团在文艺中心开展活动的重要前提,是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我们希望以人为结点,搭建文化建设与社区治理桥梁,通过社区文化共同体助推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张多说。

夏玉蓉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先要建立互联、互信,才能共商、共治。文化活动、艺术中心、文艺社团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人的互联、互信,让居民从“谁也不认识谁”到慢慢熟悉,然后是关心、参与社区事务。“这是一个文化浸润、久久为功的过程。”夏玉蓉说。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