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爆款 独家焦点

2023-05-06 10:04:59 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 师文静

近日,辛爽执导,范伟、秦昊、陈明昊主演的生活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以高热度收官,成为近年来口碑最高的悬疑作品之一。从《平原上的摩西》《立功·东北旧事》到《回响》《他是谁》《尘封十三载》,再到《漫长的季节》,今年悬疑剧佳作播出密集,掀起一波又一波观剧热潮。

类型


(相关资料图)

2017年播出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以高口碑、高热度开启悬疑网剧的蓬勃时代。五年过去了,国产悬疑剧不断探索类型创新和融合,细分类型越来越丰富,呈现创新性和多样性,刑侦警匪悬疑、社会悬疑、家庭悬疑、青春悬疑、心理悬疑、女性悬疑、生活悬疑等不同类型都出现了引人关注的作品。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无证之罪》《白夜追凶》《悍城》等早期悬疑网剧,一出场就以实力派演员、过硬的剧本和扎实的表演打底,开始做本土化的悬疑故事。这些作品都是偏硬汉派的刑侦警匪悬疑题材剧。2020年是悬疑剧爆发之年,社会派推理悬疑《沉默的真相》、家庭悬疑《隐秘的角落》、科幻悬疑《在劫难逃》《失踪人口》、女性悬疑《摩天大楼》《白色月光》等作品多题材开花,悬疑剧进入较高水准。

2021年悬疑剧继续迭代创新,独特视角、独特人物职业背景的作品吸睛,“悬疑+”元素运用更加灵活多变,《八角亭谜雾》开辟家庭悬疑新视角,《双探》《致命愿望》《淘金》《谁是凶手》等口碑不错的悬疑剧,在犯罪悬疑的人物职业背景、人设、凶杀关系等找到新视角,从不同角度阐述人性的本质、人类对于欲望的沉浸和挣扎。2022年悬疑剧《开端》开启无限流悬疑+现实题材的先河,《淘金》采用“冒险+悬疑”的架构,单元探案剧《猎罪图鉴》聚焦画像师,《胆小鬼》聚焦青春校园犯罪悬疑,《消失的孩子》映照家庭、亲子等社会问题。这些作品带来很新鲜的观剧视角和感受。

今年的家庭悬疑《回来的女儿》、去技术化生活流悬疑《平原上的摩西》、东北奇幻喜剧悬疑《立功·东北旧事》、情感悬疑《回响》、刑侦悬疑《他是谁》《尘封十三载》、生活悬疑《漫长的季节》等作品,在悬疑叙事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和人物设定,也在题材、内容、表达深度上不断拓展视野、迭代更新,越来越多的作品不囿于硬汉冷色调、硬核推理、正邪对立、罪案解谜等,而是开启跨年代叙事,注重对年代感、生活感的细腻铺垫,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同时把悬疑故事延伸拓展至对人与社会、人与时代的大关系探讨中,让悬疑剧兼具故事深度和价值深度。悬疑类型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容器”,“悬疑+”可以拓展出无数的元素叠加,达到标新立异的创作目的。

风格

近年来,演技派+强班底已经成为口碑悬疑剧的标配。不少年轻导演通过悬疑剧崭露头角,得到关注,也有电影导演跨界拍剧首选悬疑剧。更有一众实力派演员通过悬疑剧迎来事业的飞升转折,走上顶流实力派之路。

在导演方面,近年来的高口碑悬疑剧导演构成很多元化。有凭《隐秘的角落》《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沉默的真相》一鸣惊人的年轻导演辛爽、王伟、吕行、陈奕甫;路阳、陈正道、张大磊、王小帅、冯小刚等一众电影导演拍出了《风起陇西》《摩天大楼》《平原上的摩西》《八角亭谜雾》《回响》等悬疑剧;更有曹盾、徐纪周、刘海波、孙墨龙、张睿、查慕春、臧溪川等多类型剧导演,在悬疑剧领域大显身手。导演风格不同,拍出来的作品都镌刻着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比如《回响》是一部情感悬疑剧,但剧中充满了大量的“冯氏幽默”遗风,一以贯之的强台词风,略带荒诞的生活场景等,都“很冯小刚”。而路阳、陈正道等电影导演拍悬疑剧,会在遵循悬疑剧的强类型风格基础上,追求剧集的电影质感。

目前悬疑剧的“天花板”作品《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让年轻导演辛爽出道即抵达巅峰,这两部剧也有很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被称为“辛式悬疑”。《隐秘的角落》用一个暑假的时长、冷静的视角剖析了家庭矛盾、社会关系中隐秘的人性角落。《漫长的季节》讲述了一个北方小城里几个家庭跨越20年的一系列故事,从时间的维度,解谜生活和命运中的悬疑。两部剧中,都凝聚着导演辛爽个人的艺术追求,除了剪辑、转场、配乐、光线、景别、色彩、意象的运用等视听觉上的极致追求,两部剧都有统一的内在审美,那就是用生活感、真实感等饱满的现实意蕴去包裹一个悬疑故事,让观众在比例恰到好处的生活场景和市井气息中,感受细腻铺陈的人性的黑暗和光亮。对于如何做足剧中的生活质感,辛爽称就是花很长时间做细节,比如花六七个月时间做声音设计,一个简单的开门声或关门声,都要花长时间去调整音色。在辛爽看来,与其说拍悬疑,不如说拍人,“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如果更多关注到人,你就要能共情到人的喜怒哀乐,你能把它共情出来,观众就能感受到这种共情。”而同样是拍东北悬疑,辛爽放弃了影视剧对东北的刻板印象,在《漫长的季节》中拍了阳光明媚的东北、积极生活和乐观幽默的东北人,但这种“真实”又不是赤裸裸的纪录片式真实,而是充满了浪漫化的写实,有生活的鲜活,更有生活之上的诗意,所以有人把辛爽称为悬疑剧界的诗人。

张大磊的《平原上的摩西》、王小帅的《八角亭谜雾》等作品,也都带有非常浓郁的导演审美追求。《平原上的摩西》其实是一部长达六个多小时的生活流电影,导演用大量的长镜头记录日常生活和淹没在日常生活中的犯罪悬疑,叙事冷静克制、节奏缓慢诗意,强大的画面构图、超强的沉浸感和氛围感,似乎把悬疑当成一种方式方法,记录两代人微妙的精神世界与命运的沉重错位。《八角亭谜雾》虽然悬疑构架失利,但注重生活流的铺展,借助江南地域气候和文化特色,营造别具风味的神秘恐怖气息和悬疑感。

演技

在演员方面,近年来的高口碑悬疑网剧,都是演技实力派与高品质剧集的互相成就。这些悬疑剧每一部都集齐高配置的演员阵容,真刀真枪拼表演实力,把作品拉升到没有表演短板的水平,让实力派顶流们发挥表演实力之余,还捧红了一众实力派配角演员。

秦昊的电视剧作品不多,却主演了《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无证之罪》《猎狼者》等多部高分悬疑剧,从小众文艺片演员顺利转型口碑剧实力派演员。潘粤明主演了《白夜追凶》、“鬼吹灯”系列网剧,事业真正平地青云。王景春、白宇、董子健、陈晓、欧豪、白敬亭、檀健次、金世佳等通过高口碑悬疑剧,为表演路增光添彩。而张颂文、宁理、王砚辉等通过《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无证之罪》《回来的女儿》《胆小鬼》等多部剧的配角展现超强演技,获得观众瞩目,逐步实现演艺路进阶。

悬疑剧之所以能抬升演员地位,是因为该类剧需要实打实的演技。《白夜追凶》中潘粤明一人分饰兄弟角色;而多部像《漫长的季节》这样跨年代追凶悬疑剧,本质上也是需要演员分饰两角。《漫长的季节》除了化妆技术加成,每个主要演员都一人分饰两角,两个年代里的角色差异很大,但又有细微的相似性,演员需要演出前后角色的陌生化状态,但又不能让观众感觉演了两个角色,挑战难度很大。对范伟、秦昊此类演技派来说,诠释这类角色也是证明演技的大好机会。

可惜的是,还没出现以女性为主角的高口碑悬疑剧,而在双男主、男性群像为主的悬疑类型剧中,女性角色基本都是绝对配角。

叙事

从今年的《平原上的摩西》《立功·东北旧事》《回响》《尘封十三载》《漫长的季节》等口碑不俗的作品来看,即便是刑侦悬疑剧《尘封十三载》,也开始注重对烟火气生活的刻画,把警察办案故事放到充满质感的生活中,其他生活悬疑、情感悬疑剧更是注重对人物的深度刻画。悬疑剧无论是往生活流、奇幻流还是往东北黑色幽默风格上发力,其实在气质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但在悬疑故事上,不少剧却不约而同撞了题材。《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开端》在播出时是绝对具有新意的,但随着悬疑剧扎堆出现,不少悬疑剧的悬疑构思开始不谋而合,创新难度越来越大。

《漫长的季节》的跨时空追凶多线叙事,频繁出现在《平原上的摩西》《八角亭谜雾》《尘封十三载》《他是谁》等剧中,而《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胆小鬼》等剧都以东北的地域性、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性背景展开悬疑故事,呈现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与个人命运的凋零和重构。这些悬疑剧最明显的“同题异构”则是多重故事线、多时空追凶,借助上世纪90年代的碎尸案、无头案、悬案打造悬疑钩子,多线穿插叙事基本成为悬疑剧的标配。在这个大的悬疑架构,如何建构犯罪凶杀案,如何平衡离奇事件的戏剧性和生活质感的人物刻画、人性刻画,才是悬疑剧的深层次看点。

这些作品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离日常生活越近越能产生恐惧感,越能制造悬疑感,从日常烟火中平地起惊雷的震慑和冲击力,形成巨大的观剧反差感,再在大时代小人物的生活中小心翼翼地表达悲悯,作品打开了视野,也更能引发共鸣。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