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挖呀挖”的童谣很火。但挖着挖着,光怪陆离的现象就出现了。今天就有媒体曝出,原视频发布者遭到了网暴。也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视频中的幼教老师“挖”出了一套房、带货赚了很多钱,其真实身份是网红云云。
这让人着实有些纳闷。一个面向孩子的童谣,用字简单、魔性洗脑的歌词,为什么能火成这样?不过,比起突然之间的走红,那位幼教老师被网暴更让人唏嘘。事情的走向就像基因突变一样难以预料,本来是个挺单纯的事,却演变出荒唐的样子。
(资料图片)
当事人被网暴,谣言横飞,充满童真的歌谣,也在传播中变味了。只能说,短视频的发酵本就是难以琢磨的,像是基因突变一样,很难料到会在哪个地方突然被扭曲。
这让人想到了小区电梯里的广告。我所在小区的电梯,似乎被一家童鞋品牌给包场了,24小时播放这个童鞋的广告。广告也很魔性,改编了童谣《新年好呀》,反反复复念它的品牌名,然后有各种肤色的孩子穿着他们家的童鞋,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乍看之下,也还有趣。
一开始,大家对这个广告也还算认可,我也没觉得有什么,有的时候从电梯里出来,也会哼着这个广告的旋律。
但是时间长了,渐渐有些厌烦。然后我就发现,在这个广告霸屏半年之后,电梯广告屏就经常坏。我猜测,应该是有人烦了这个广告,故意破坏这个屏幕。但这块屏幕很坚强,屏幕不亮,但声音照旧,这种感觉,只能说让人更烦躁了。
我这大概和“挖呀挖”等病毒式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类似的。这种魔性洗脑、无意义重复的内容,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人们也不会刻意鄙视这种“下里巴人”的文化,就像“挖呀挖”可能确实让很多人觉得解压,这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这也是社会的刚需,在实物层面,有尖叫鸡这类产品;在网络层面,当然也有“挖呀挖”等各种洗脑神曲,人们太需要解压与放松了。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提出过一个理论,叫“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即,在我们的大脑中,有部分信息记忆被相关线索提取,轻微的感官刺激都可以提取这些信息,导致它成为一种不自主或者说是一种无法控制的人体现象。
说白了,魔性洗脑的韵律重复,居然和大脑机制是匹配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一窝蜂地去模仿“挖呀挖”,大脑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这种记忆提取吸引过去了。而这种机制也是有商业运用的,至少我只认得一个童鞋品牌,就是我们楼电梯广告里的那个。
但是,无意义的重复过多过密,人们就难免厌烦,也可能导致很多意料外的走向——就像电梯里的屏幕,居然被人破坏了。
“挖呀挖”所产生涟漪,其实也是这样的。社交媒体对低幼化娱乐不加节制的迎合,无数博主跟风式的追捧模仿,最终让事件走向离奇与荒诞。
低幼化的娱乐是有意义的,但是有限,不太能够撑起完整的叙事结构,获得比较丰满的意义。就像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它可以推导出各种解读,但几十秒的洗脑短视频,却提炼不出太多有价值的议题。
最后,各显神通的网民,只能是掀起一堆诸如“老师已经暴富”“系网红炒作”“女主素颜不好看”之类旁逸斜出、横七竖八、真真假假的低质量讨论。看似繁花似锦的热闹,内里却是荆棘遍地的荒芜。
肯定还有很多人喜欢“挖呀挖”,但很多人如蝇附膻似地扑向一首儿歌,瞬间就把那种简单、朴素的美好给消耗干净了,只剩下成人世界的算计、嫉恨乃至互害。一味迎合“洗脑”的低幼化娱乐,最后只能留下一地狼藉。
我在一个关于“挖呀挖”的新闻评论区看到最高赞的评论是:“救命,我不想再看到她了。”我相信,这位网友一定不是对这些幼儿园老师有意见,只是被过多的衍生话题弄烦了。也许喧闹的网络环境也应该给大家留点余地,简简单单的儿歌,就简简单单地欣赏吧。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