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里的中国》踏上大美蜀地

2023-06-10 14:11:5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四川之美,美在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美在悠久璀璨的青铜文化,美在聪慧包容的风土人情,更美在创新向前的时代风貌。在这片乐观向上的沃土之上,孕育出缤纷多彩而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带有浓厚的蜀地气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在20:00档于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带领观众走进大美四川,讲述蜀地非遗故事,见证非遗时代创新。

刚柔并济的峨眉武术的“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人工智能如何创新推出“传统蜀锦+蜀绣”的新玩法?能够在仅1米厚的薄油层中精准穿行数千米的璇玑钻探技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非遗“玄机”?泸州老窖好酒酿制的秘诀是什么?酱油与冰淇淋和咖啡结合开创了哪些新口味?竹笼护堤如何成就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以及歌手黄龄,相约来到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镇的尧坝驿,在三江交汇处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四川非遗之旅。

有“峨眉绝学”之称的峨眉钢刺,能文能武、刚柔并济的逍遥扇,一招一式间映照出武林的真实样貌。而酷炫的背后更多是意想不到,“十八般兵器”中竟然还包括板凳和筷子,还有根据动物形态开创的象形拳术。集四海之精华的峨眉武术,除了强烈的文化包容性,也蕴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智慧。

华美绚烂的蜀锦被誉为“天下母锦”,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一度成为名扬世界的“硬通货币”,如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蜀锦焕发新生成为AI新锦绣,引领新国潮。

在尧坝驿非遗街区,除了张灯结彩的自贡灯会,会喷火的川北大木偶,能抗五级大风的神奇油纸伞,还有最具烟火气息的四川美食体验,好玩又好吃的三大炮,美味的合江烤鱼、尧坝红汤羊肉、合江早豆花……原来,川菜不只有辣,而是拥有24种常见复合味型,让人垂涎欲滴,其中重要的调味品酱油,其酿造技艺也蕴藏着深厚的非遗文化,传承着200多年的匠心所在。

更让人期待的,还有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创意秀演,让非遗潮起来,是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文化自豪自信的有力体现。

(节目组供图)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