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信徒们,别把人性想得太简单 全球百事通

2023-06-13 16:56:10 来源:澎湃新闻

魏知超 x 澎湃问吧

你是否也会有这些迷思:朋友圈经常给你点赞的人是更欣赏你吗?社交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难改变?为什么成年人的情绪总不经意间战胜了理智?职场上擅长高情商沟通的人,自带怎样的心理学玄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人类行为、情绪背后隐含的信息,人们那些看似复杂、怪异、令人迷惑的行为,其实都有迹可循。澎湃问吧邀请华东师大心理学博士、科普作家魏知超,一起聊聊人类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资料图】

如何管理情绪

@渐行渐觉风光好:我这两年多次跟领导吵架,两个人都是女的。我又没有其他职位可以去,因为已经快50岁了。现在,我为此十分烦恼,头疼、心跳快,她也为我而烦恼不已。您有什么建议吗?

魏知超:非常理解你的困扰。我以前也在单位上班,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也经常困扰到我。因为不了解您的具体情况,所以以下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你的头疼和心跳快明显是压力和焦虑的身体表现,似乎有一些“惊恐发作”的表现。长期陷入压力和冲突可能导致更严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如果问题不能缓解,我建议你寻求专业帮助,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被证实对压力和焦虑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还是建议您与领导多做有效沟通。我的建议是试着与你的领导进行开放、诚实的对话,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对于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误会,与其顾忌很多东西,不如开诚布公地与领导谈一谈。

第三,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手段。比如冥想,虽然这几年有点被说得烂大街了,但在调控情绪方面,被证明有效果。另外,个人建议你了解一下斯多葛哲学,这个哲学流派的理论对调控情绪有很多启发。

最后,一定要找到你的支持系统。分享你的困扰给你的朋友或家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也许会对你有帮助。@新青年✔:我只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受表达,会跟随当下内心的真实感受不顾后果地发脾气,不会高情商地沟通,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有解决办法吗?

魏知超:过于直白地表达情绪是天才们的“特权”,如果你属于此列,请忽略下面的建议(开个玩笑)。

你的问题涉及好几个概念,彼此有交集,也有些差别,有情绪管理,有冲动控制,也有社交技巧方面的问题。下面有一些改善这些问题的建议,供你参考:

关于情绪管理:如果你经常生气是因为总是感觉自己遭遇一些挫折和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因为某个任务没有按时完成而感到沮丧,那你可以尝试“认知重构”这种技巧。你可以把这个挫败看作是一个机会,让你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任务。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你从挫败中找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从而降低沮丧感。

关于冲动控制:听到一个你不同意的观点,你很容易生气,想立即反驳。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尝试使用“注意力转移”的策略。例如,你可以在心中默数到10,或者聚焦在自己的呼吸上,这可以帮助你冷静下来,然后更理智地回应这个观点。嗯,这个建议有点老掉牙了,但它的确有阻断情绪爆发的功能。另外就是同样有点“老掉牙”的正念冥想了,正念是一种可以帮助你接受和处理你的情绪的练习。例如,你可以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专注于你的呼吸或者你的身体感觉,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情绪,减少你的冲动反应,以及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关于社交技巧:在你和朋友或者同事有冲突时,有效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例如,你可以使用所谓的“I语言”来表达你的感受和需要,例如,“我感到生气,因为我觉得我在这个项目中的贡献没有被认可”,而不是“你没有认可我在这个项目中的贡献”。即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这种表达方式更加有利于解决冲突,因为它减少了对方的防御性反应。

总得来说,情绪管理和社交技巧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和学习来提高的。对于你的问题,可能需要多方面的策略和技巧的组合,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实践,要有耐心。

社交焦虑怎么解

@澎湃网友jQrIBf:苦思冥想朋友圈文案、追求点赞数量、没事就刷朋友圈,这些都算社交焦虑吗?

魏知超:使用社交媒体有利也有弊,有些人会从社交媒体里收获亲友、网友的支持,也有人会为了博取关注而陷入焦虑。你既然问出了这个问题,那我估计你已经对自己过度在意社交媒体产生焦虑了。

如果你觉得这种状态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你的心理健康状况,那么下面有些具体的建议可以帮助你调整行为,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

1.使用app跟踪你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减少使用时间的目标。现在iPhone和很多安卓机好像都有类似功能。

2. 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关闭手机,比如吃晚餐、与线下朋友共度时光、或者陪孩子玩耍的时候。以及去洗手间的时候不要带手机。

3.不要把手机或平板电脑带到床上,把卧室重新变成一个只与睡眠有关的地方。关掉手机,把它们放在另一个房间过夜充电。

4.关闭社交媒体通知。关闭通知可以帮助你重新掌握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5.限制看手机的次数。如果你强迫性地每几分钟就查看一次手机,你可以限制自己每15分钟查看一次手机来戒掉这个习惯。然后过渡到每30分钟查看一次,然后每小时查看一次。有些应用程序可以自动限制你使用手机的时间。

6.干脆来点狠的,在手机上卸载社交媒体app,这样你只能从平板电脑或电脑上查看社交媒体。

以上的建议并不一定需要全部实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Puzz康: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喜欢还是讨厌自己?

魏知超:每个人透露自己心思的方式千奇百怪,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有人喜欢你可能会向你献殷勤,而有些人可能故意给你使绊子,企图引起你的注意(追求在你心目中的“黑红”)。但以下这些,是比较常见的反应,仅供参考:

首先是身体语言。如果一个人对你有好感,他们可能会频繁地与你眼神交流,保持开放的身体姿势(例如,不交叉双臂),并倾向于主动向你靠近。相反,如果他讨厌你,可能会避免眼神交流,保持封闭的身体姿势,或者尽量与你保持距离。你其实可以试试主动接近他,看他有什么反应。

然后是表情。表情是不容易伪装的。比如一个人是不是假笑,我们其实不难看出来。如果一个人在看到你时微笑,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对你有好感。相反,如果他们在看到你时皱眉或者露出厌恶的表情,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对你有负面的感情。仔细观察表情,尤其是那些微小的表情变化,应该会有所发现。

最后是投入度。如果一个人经常花时间和你在一起,或者愿意为你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这可能表明他们对你有好感。

MBTI靠谱吗

@阿虾大侠:爆火的MBTI是新型社交密码吗?为啥我们会迷信人格测试、星座标签,人类天性就爱对号入座吗?

魏知超:MBTI火了都不止一轮啦。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火过一次,最近又翻红了。我觉得你提到的“社交密码”这个词其实很一针见血,那就是MBTI是社交中很好的谈资,大家都聊这个,气氛很快就打开了,但是,它非常缺乏科学性。它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广泛的科学认可。MBTI测试的结果经常不一致,也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做这种测试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MBTI的性格分类系统也存在问题,几个类别之间其实有很大程度的重叠。

至于为什么人们会迷信MBTI、星座这类标签,可能是因为这种现象正好迎合了我们的一些心理倾向。

第一,这种现象可能与我们的归类倾向有关。人类的大脑善于寻找模式和分类,把人分为不同的性格类型或星座,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和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

第二,我们迷信这些标签,可能还因为它们满足了我们的自我确认倾向。自我确认倾向是我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符合我们自我观念的信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我们可能会被MBTI里描述内倾那些词句所吸引,因为它确认了我们的自我观念。

这些大概就是MBTI深入人心的原因。说实话,我第一次测完MTBI也觉得“太准了”。不过,我们虽然不容易避免这些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这些倾向有所警觉,以免过度依赖这些过分简化的思维倾向。

《为什么大象不听话:人类行为背后的25个心理学原理》,魏知超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11月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