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24日 第 07 版)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晋周处《风土记》载:“端,始也,谓五月五日也。”一年中的第五个月即“午月”,五日为“午日”,“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又称“端阳”。
关于端午的节俗,自汉以来诸多文献皆有记载。从记载中可见,端午节俗众多,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辟毒纳祥,二是纪念屈原。此外,端午节还有纪念介子推、举行龙图腾祭祀的风俗。
(资料图片)
民间美术是了解传统节日风貌的一面镜子。丰富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将端午节“五色新丝缠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等节俗鲜活地带到我们身边,点缀着五彩缤纷的节庆空间。
辟毒纳祥
有关端午节俗较早的记载,出现于先秦时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农历五月,时令入夏,气温骤升,百虫始动,疫病滋生。为了避免受虫疫侵害,人们在五月初便开始采药、沐浴,以驱疫避虫。久之,习惯成自然,民风习俗随之呈现。此即为端午节俗的发端。
习俗传承,代代相因。为抵御五月毒虫出动带来的灾害疫病,人们希冀被护佑,被赋予“守护神”职责的“天师”应运而生。五毒天师符形式多样,比如现存的清代木版年画《天师降五毒》。画中,天师身着八卦道袍,额间天目圆睁,似要洞察一切邪祟。天师的坐骑是一只花斑大虎,老虎原本猛兽,人们“以凶御凶”的理念赋予了“百兽之王”纳福驱邪的属性,虎爪下踩蝎、蜈蚣、蛇、蟾蜍等象征“五毒”的五种虫害。此外,还有蝎子符、雄鸡啄蝎、大圣捉蝎、钟馗捉五毒等题材的年画烘托端午节令气氛,在古代非常盛行。
“天师降五毒”题材不仅见于年画中,同时也以另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节令戏,与端午节俗相伴而生。节令戏是指在各岁时节令,演出与该节日有关联的剧目,又称承应戏。清宫昇平署抄本月令承应戏《灵符济世》即端午承应剧目之一。或如故宫所藏端午节令戏京剧《混元盒》(又名《阐道除邪》)的戏本,讲述五毒闹事,张天师降妖伏魔,将其收于混元宝盒之内。这种早年的京剧大武戏,是清廷每逢端午必召的进宫演出剧目。剧中“五毒”及昆虫精灵脸谱色彩各异,光怪陆离。可惜京剧中此戏已经失传,唯有十几帧脸谱流传下来。戏剧大家翁偶虹手绘的四函《偶虹室秘藏脸谱》,尚保存着《斩五毒》中“五毒”形象的脸谱,一张脸谱上绘集了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五毒”,甚是精彩。这种节令戏的部分选段至今仍在湖南衡阳湘剧中流传。
此外,端午节“系五色丝”避害纳祥的习俗也被画家绘记于纸上。清代画家徐扬绘制的《端阳故事图册》中的一帧——系采丝,描绘的就是端午节系五彩丝的情形。画面中是夏日的院落,枝叶繁茂。雅室一隅,一名男子挽起袖笼,仆从正低头细心地为他系上五色丝线。二人的互动颇具仪式感,由此可见古人对“系五色丝”习俗的重视。画家还在左下角以文字对画作加以注释“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江苏扬州、高邮,闽东屏南以及山西太原等地今天还沿用着传统的五色丝编织手工艺。
端午“辟毒纳祥”的习俗还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清代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中提及的端午绘避瘟扇;还有孩童们佩戴的“五毒蛙”艾草香包。这些民间艺术皆被赋予了“辟不祥,佑平安”的寓意。
纪念屈原
南朝史学家吴均《续齐谐记》有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彼时,五月五纪念屈原已经成为节令风俗。端午时节,各地纷纷举行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活动。这也成为诗人画家争相表现的题材。
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常有龙舟竞渡的描写。吴融《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竞渡》诗中描述的场面十分宏大:“片水耸层桥,祥烟霭庆霄。昼花铺广宴,晴电闪飞桡。浪叠摇仙仗,风微定彩标。都人同盛观,不觉在行朝。”
这种题材在绘画中也多有表现。比如唐代李昭道的《龙舟竞渡图》就是端午龙舟竞渡这一民俗的真实写照。画面欢欣壮观,水域上方有两艘画舫龙船,舫上高台楼阁,人物锦衣饰身,气派非凡;下方有两艘龙舟,舟上约六、七人持旗待命;水域环绕着右岸的彩楼、水殿。有趣的是,拱桥下还绘有龙舟的龙首探出桥洞,昂首前行,异常生动,画鼓喧雷,红旗闪电,誓夺锦标方歇。
这些民间美术图像不仅是珍贵的可视资料,还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代代相续,流传至今。如今,有关端午节令的美术图像依然活跃在民间艺术中。它们多是作为装饰或符号象征,以鲜艳的配色、夸张的装饰风格以及精湛的手工艺,为生活增彩添趣,寄寓美好的祈愿。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