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式”悬疑_世界最资讯

2023-07-01 10:12:35 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 宋说


(资料图)

陈思诚监制的电影《消失的她》成为这段时间热度最高的电影。截至发稿前,该片票房已经突破13亿元,继续保持着强劲势头。有人说《消失的她》悬念迭起、层层反转,把“消失的观众”拉回了影院;也有观众表示电影的口碑在下滑,《消失的她》“叫座不叫好”。拥有导演、监制、编剧等多重身份的陈思诚,近年来悬疑题材作品频出,从“唐探宇宙”到“误杀”系列再到《消失的她》,他监制或导演的作品擅于将多种类型元素杂糅,形成独特的“诚式悬疑”创作风格。

解谜

《消失的她》延续了“陈思诚监制+新锐青年导演”模式。该片能在端午档获得很高的票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映前细细铺垫的各种营销。该片在上映之前曾被爆“有数十个反转”,王宝强在首映礼上评价“这部电影讲得很深,很烧脑,得多看几遍才能看懂”,也引发观众的期待。

影片《消失的她》营造的悬疑氛围非常浓郁,各种悬念设定和背景音乐的配合,以及“试衣间暗门”“人形不倒翁”等片段强烈的视觉刺激,在视听效果上把悬疑感拉满。《消失的她》也有猛烈的话题营销,比如“情侣看完《消失的她》走出影院的状态”“朱一龙海报的头被折弯”。影片设定的“一坏到底”的男主何非,引发很多观众在社交平台主动进行情感输出,再次助推了影片的悬疑感和期待值。

从上映后铺天盖地的热搜词条可以发现,不少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讨论已经不限于作品质量本身,谈论更多的是社会议题和大众情绪,这来源于影片强大的编剧能力。在悬疑的基础上,《消失的她》融合了社会热点新闻、都市奇闻等,影片对谜面的设计、层层解谜的构架,都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何非同妻子李木子去东南亚某岛旅行,但为何李木子离奇失踪15天?何非报案无果,烂醉之后醒来,躺在身边自称是他妻子的陌生女人是谁?身份证件、手机相册、各处监控,以及四周的工作人员,都在证明这个陌生女人就是李木子,“真假妻子”的叙事圈套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在层层解谜中,有温暖的友情底色,有惊悚的奇闻逸事,有男主角残忍的作案动机,影片在多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悬念,加上飙车戏、枪战戏的镜头调度令人眼花缭乱,最后将整盘迷局落在“好闺蜜复仇”的结尾,也迎合了大部分观众的情绪爽点。

争议

用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切中社会热点,挑起观影情绪,陈思诚式的悬疑题材创作一度被认为是国产推理悬疑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陈思诚的“悬疑宇宙”起于2015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当时,该片凭借悬疑+喜剧的创新风格,一举成为当年贺岁档的新宠。天才侦探秦风与插科打诨的唐仁一庄一谐,为国产悬疑片打开新的创作思路,最终该片收获了超8亿元的票房,而两年后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更是收获了超33亿元的高票房。前作的成功加上连续两年无缘春节档的因素,《唐人街探案3》映前想看人数以及映初的票房表现,直接打破了中国影史纪录。影片在正式上映后首日票房迅速突破10亿元,接连打破了中国首日和单日最高票房纪录。

然而,也是从《唐人街探案3》开始,陈思诚的作品口碑开始出现争议。虽然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3》最终拿下了45亿元票房,但其后续票房断崖式下跌,引发很多对影片抱有巨大期待的观众热议:“陈思诚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江郎才尽”的说法有些夸张,但陈思诚“是否有拿来主义”的争议一直不断。回看他以往的电影作品,《北京爱情故事》曾被爆编剧争议,《唐人街探案2》因为相似的桥段被指融梗《双瞳》,这次《消失的她》也被部分观众指出“故事很熟悉”,但根据陈思诚接受采访所说,影片本是原创,后才发现和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核心创意“撞梗”,为了避免后续争议,干脆将该电影的版权买下,《消失的她》才变成了改编之作。

无论是陈思诚导演还是监制的作品,伴随着定档上映的消息同时出现的,经常是“致敬、拼贴、杂糅”这种关键词,就连他导演的非悬疑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也曾被部分观众讨论是否和周星驰的《长江七号》设定过于雷同。陈思诚当时并没有回避网友的质疑,反而和周星驰隔空互动:“我们的莫扎特和您当年的七仔一样,都是来自外太空的朋友哦。”这番说辞在当时还被营销为电影上映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在陈思诚看来,《外太空的莫扎特》和其他影片有相似的地方并不是融梗抄袭,是他对经典的一种致敬。

情绪

从“唐探”系列到《消失的她》,能吸引众多观众走入影院,证明陈思诚确实把翻拍玩出了花,他用不同维度的社会议题调动大众的情绪,制造出一部又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比如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误杀》,就曾经收获超13亿元票房。《误杀》设置的故事发生地是华人众多的东南亚小镇,虽是在印度电影的基础上再加工,但陈思诚成功地融入了中国式情感。上映后也重点营销“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等直白的亲情元素,影片最后以亲情牌推动着票房的稳健走势,这一点和《消失的她》如出一辙。《消失的她》同样是经过一轮情绪营销后,最火爆的不是悬疑推理的细节,而是许多女性看完电影后关于“远离男人”的感慨。

将悬疑糅合亲情,再转变为爱情、友情,甚至延伸至女性题材,“强话题”助推着影片的票房走高,同时内容上的悬疑色彩却越来越少。或许是因为《误杀》上映后大量观众盛赞影片的情感充沛,电影《误杀2》的剧情直接选择改编美国电影《迫在眉梢》,再次尝试中国式情感创作,讲述了一段父爱对抗制度的故事。虽然当时有不少观众对该片强行煽情、部分情节不合理有过吐槽,导致口碑下滑至5.7分,但影片对小人物的呈现、对“伟大父亲”的塑造还是成为击中大众情绪的切口,最终该片仍拿到超11亿元的高票房。

改编翻拍、致敬拼接是“陈思诚式悬疑”的特点,但在悬疑推理中放入大量的情感,也挤占着悬疑推理的空间。从《唐人街探案3》开始,悬疑推理部分已经较以往大打折扣,拼凑的笑点和令人不适的玩梗引发不少争议。后来的《误杀2》悬疑元素也较上一部弱了许多,目前正在上映的《消失的她》,同样被不少观众质疑推理环节薄弱。重情绪共鸣,弱推理逻辑,成为“陈思诚式悬疑”影片口碑下滑的一部分原因。

新意

《误杀》上映后,一跃成为国内翻拍电影中鲜有的大卖作品,目前正在热映的《消失的她》也保持着一路高歌的票房走势,足以证明翻拍、改编的悬疑推理作品依旧有其独特的魅力。比较巧妙的是,电影《误杀》把印度版强调的正义内核改成了“救赎”主题,陈思诚展现了他对中国翻拍电影本土化的出色把握,该片做到口碑和票房双收。此次《消失的她》高票房和下滑的口碑评分形成对比,说明观众对陈思诚的期待在变化:大众的情绪共鸣拉满了,能否在翻拍改编之外再出一些新招?

《消失的她》因为意外“撞梗”被划分为翻拍之作。翻拍经典、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其实有其优势所在,在观众眼里,此类电影更有熟悉之感,因为已经知道故事的大概,观影过程中会对解谜以外的设计更觉震撼。不过也有观众偏爱极致烧脑、层层反转,迷恋抽丝剥茧解谜的过程,不少导演都对此展现过精彩绝伦的叙事。比如诺兰导演的《记忆碎片》,故事讲述患有“短时记忆丧失症”的男主,凭着自己支离破碎的记忆,寻找杀害妻子的凶手的故事。电影的叙事结构可谓精巧,一个故事被切成几十个碎片,并按照时间顺序一分为二,通过破碎的片段来展现男主的记忆。在画面上,用彩色和黑白代表顺叙和倒叙两种叙事手法的穿插,演绎出极具悬念的情节线。除了叙事结构上的“炫技”,影片还加入了对精神深处的深刻分析。

经典悬疑电影《致命ID》,则将悬疑和人格分裂的心理症状糅合,拨开团团迷雾,描写了令人绝望的内心世界。导演用悬疑的手法深刻剖析心理,被观众评价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高分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更是依靠强烈的节奏和层层反转递进的结构取胜。这些悬疑作品“各花入各眼”,“陈思诚式悬疑”也有为之倾倒的观影群体,但从《消失的她》的下滑口碑来看,观众对出色的国产悬疑类型片还是“嗷嗷待哺”,期待着“诚式悬疑”能够拿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