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报!立冬:收敛藏匿,迎接严冬|顺时而生

2022-11-10 09:52:05 来源:教育在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伴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四季也轮回到了冬季。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在公历11月7日至11月8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从立冬开始,万物就进入了收敛藏匿的状态。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袁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意思是立冬之后,水面开始结冰;二候“地始冻”,即土地开始出现冰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一种解释是雉为野鸡,也是大鸟,蜃即是蛤蜊,秋收冬藏,天上的大鸟已不多见,海边却出现了蛤蜊,蛤蜊的花纹与雉鸟的羽毛颜色相近,于是古人便认为这是雉鸟跑到水里,变成了蛤蜊。


(资料图片)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负责人张勃向记者介绍,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确定的一个节气。《左传·僖公五年》和《左传·昭公十七年》中都对这个节气有明确记载。如《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这里的“闭”指的就是立秋和立冬。初唐经学家孔颖达疏:立秋立冬谓之闭,此鸟以秋来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

制图:程璨

北郊迎冬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之一,古代帝王历来很重视,从周代起便有在北郊迎冬的习俗。《礼记·月令》记载,在立冬之前三日,太史便报告天子,“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于是开始斋戒,待立冬之日,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转朝廷后,天子还要“赏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也沿袭了立冬在北郊迎冬的习俗。古人将四季与五行相对应,冬季属于水,水对应黑色,因此古人在冬季一切以黑色为尚。《礼记·月令》还记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车子,驾黑马,竖黑旗,身穿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

立冬观风向

旧时,农人会在立冬观察风向,以此预知来年农事的丰歉。民谚有:“立冬西北风,来年五谷丰。”立冬风向也可预知冬天是否寒冷,民谚有:“立冬吹北风,皮袄贵如金;立冬吹南风,皮袄靠墙根。”人们还相信,立冬日的阴晴,决定着冬春的气候,民谚有“立冬晴,一冬明;立冬阴,雪迎春”,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天晴,就意味着一冬都是好天。

腌制和窖藏蔬菜

萧放告诉记者,在立冬这天,很多地方的百姓都会将新鲜蔬菜加以腌藏,以备冬日之需。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九记载:“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

张勃介绍说,腌制是冬季最常见的蔬菜加工方法,历史也非常悠久。民国夏仁虎《岁华忆语》载:“腌菜之风,传自周官齑人。”他详细记录了南京人腌菜的做法:“金陵人家,犹重视之,例于小雪前,视家人之多寡,购菜若干担,洗净晾使微干,然后于大缸中平腌之。三数日后,一一取出,加姜末与石萝子于菜把中,挽使成结曰‘打把’。泥封之,一月后始可取食,脆美绝伦。”

除腌制外,人们还会将蔬菜放在挖好的菜窖中储存。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中记载了立冬日人们挖菜窖储存白菜的情形:“立冬出白菜,家有隙地,掘深数尺,用横梁覆以柴土,上留门以贮菜,草帘盖之。俗以豆腐为白虎,白菜为青龙,遂曰青龙入洞。梯以出入,不冻不腐,此乡村之法也。”萧放说,这种窖存蔬菜的方法,在近些年大棚蔬菜兴起之前,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清光绪二十四年《滦州志》也记载,农历九月“田功始毕,农家散其佣作,腌菹藏蔬,以御冬焉。”

立冬“补冬”

为了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适应气候季节性变化,很多地方会在立冬日“补嘴”。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说嘴馋了,该吃点好东西了。萧放告诉记者,立冬日进补也称为“补冬”,此时,人们通过食用一些驱寒的食物,补充热量,充实元气,调节身体以适应气候变化,为抵御严寒做好准备。做法大多是杀鸡宰羊,有的还会在肉里加入中药进补。如浙江一些地区的人们将立冬称为“养冬”,这天要杀鸡宰鸭进补;台湾基隆称立冬为“入冬”,人们在这天用鸡鸭或者羊肉,加当归、八珍等补药共炖食用。

除了补嘴上的虚空,还要在身体上做各种准备。袁瑾介绍,立冬日古人有“扫疥”的习俗,即在这一天清洁身体,保持皮肤健康。袁瑾解释说,旧时碍于条件限制,冬日里洗澡不及其他日子来得勤快,疥虫、跳蚤等寄生虫容易繁殖,极易引起皮肤病的传染,所以保持“扫疥”习俗就显得非常必要。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曾记载立冬日里人们用各色香草伴着菊花、金银花泡水沐浴。近人胡祖德《沪谚外编》也曾写道:“立冬日,以菊花、金银花、香草,煎汤沐浴,曰扫疥。”

品蟹正当时

清代苏州人蔡云在《吴歙》中有“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之句,写的正是立冬佐酒必不可少的美味——大闸蟹。“团脐”是雌蟹,“尖脐”为雄蟹。农历十月,雄蟹正值膏丰肉腴之时。晶莹的膏体黏糯鲜美,令人回味无穷,是故宋代沈偕诗有“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之句。

袁瑾告诉记者,自明代以来,深秋初冬之际,家家都爱办蟹宴。明代秦兰徵《天启宫词》云:“海棠花气静馡馡,此夜筵前紫蟹肥。玉笋苏汤轻盥罢,笑看蝴蝶满盘飞。”可见当时吃蟹,不仅觥筹交错、杯盏交叠,吃完之后,人们还将蟹钳蟹壳拼成蝴蝶形状,风雅有趣。

“无论生命的轮转,物种的更替,在古人看来,都是需要尊重的自然规律。”袁瑾说,“立冬后,严寒即将到来,作为现代人,也应效仿古人,顺应藏伏的节气特点,在室内品尝秋天的收获,备办冬季的食粮,以美味而有营养的食物滋润身心,同时重视身体的机能,以健康姿态迎接严冬的考验。”

关键词: 卡通动漫人物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