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讯:“马伯庸宇宙”好戏连台

2023-02-11 09:57:09 来源:教育快播网

记者 师文静

近日,作家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的网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开播,为其作品的影视化再添新作。自从开启“影视改编元年”后,“马伯庸宇宙”狂飙式膨胀,作家马伯庸也以旺盛的创作力,支撑起了“宇宙”的壮大。“马伯庸宇宙”的影视作品品质参差不齐,甚至一度出现很多唱衰的观点,不过难得的是马伯庸小说创作开始多元开花。

旺盛的创作力


【资料图】

写作20多年,马伯庸涉猎过太多类型的小说创作,其作品对历史、悬疑、科幻、奇幻等多类型进行杂糅,并以多部备受欢迎的历史悬疑小说立住了自身独特的创作特质。脑洞大开的历史故事、幽默风趣的行文,以及对历史细节的考究,都是其作品的突出特色。借由这些奇趣横生、曲折迂回的故事,马伯庸被赋予“文字鬼才”“文学考古者”“非典型作家”等美誉。很显然,四十岁刚冒头的马伯庸处在创作的高峰期,未遇到瓶颈期的他,多年来维持高产、高质,且创作题材不断拓展,在流行与严肃之间游走,成为文坛独树一帜的存在。

2022年,马伯庸出版《长安的荔枝》《大医》两部小说,还有在文学期刊《收获》上发表的最新长篇《太白金星有点烦》。一年三部小说,题材跨度很大,且新书出版就能飙升至畅销榜,甚至《大医》上市一周销售额就破1000万元,作家的影响力和流行度可见一斑。从《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三国配角演义》等早期多类型作品,到《两京十五日》《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系列等日益成熟、成风格的长篇,无一不是细节取胜、混血风格、类型杂糅、脑洞大开。马伯庸把自己的作品称为“历史可能性小说”,就是在不改变既定史实的情况下,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最合适上演的故事。他说“历史上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如果没有,那么就制造一个出来”。《长安的荔枝》《大医》《太白金星有点烦》,依旧没有超出“历史可能性小说”写作之道,但题材各不相同。

《长安的荔枝》沿袭马伯庸写作常用的“时空魔法”,以耗时11天五千余里运荔枝,写出小人物的职场博弈、能力历练,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更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太白金星有点烦》中,太白金星李长庚担任“九九八十一劫难套餐”的“护法”,负责西天取经的费用报销、工作汇报等事宜,随着情节的铺陈,一切线索都指向那场震惊三界的大闹天宫……马伯庸以神仙写人,在讽刺戏谑中道出人的因果苦乐。

《大医》的创作,源自马伯庸参观上海华山医院院史馆时埋下的种子,小说以80万字篇幅,用写半部近代医疗史的专业度和细节丰富性,抒写了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群像,他们在疫情、灾害、战争中救死扶伤,时间线贯穿了晚清直至解放战争半个世纪,国家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捆绑”,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部长篇是马伯庸少有的偏严肃性作品,时空大范围延伸、主题宏大、深刻厚重,实现了创作的华丽转身。在散文、科幻作品获得主流文学圈褒奖后,马伯庸这部新长篇得到严肃文学圈的热捧,有评论家认为,《大医》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具的上佳作品。

虽然马伯庸自称“没有一定要写出鸿篇巨著的豪情壮志”,但时时自省防止“被热度冲昏头脑或者被流行裹挟”,《大医》既拥抱严肃文学又拥抱市场,拓展了马伯庸的写作版图和疆域。而一部部长篇小说是“马伯庸宇宙”的基石,展开其在文学界、影视、戏剧、旅游乃至城市文化风貌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一路狂飙的改编

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有关IP改编的看法,马伯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好的原创内容,就应该有好的回报,这既符合市场规律,也对文化发展有正面作用。”

影视市场的IP热潮中,《古董局中局》和《三国机密》是马伯庸最先被改编的作品,两部剧在2018年播出,随即开启“马伯庸宇宙”的“影视元年”。马伯庸小说的影视化,第一次大爆是《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2019年播出时,热搜不断,形成强大的讨论热点,很多人在关注剧情、长安城布局、大唐妆容服饰、饮食等,剧中张小敬吃的水盆羊肉卖断了货,火晶柿子大火,带动西安旅游热度上涨。

到刚开播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短短几年,“马伯庸宇宙”已有超10部影视化、舞台化作品与观众见面,且在电影、电视剧、动画、戏剧等门类全面开花。电影有三部《古董局中局》,剧集有《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风起洛阳》《长安十二时辰》《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以及三部网剧《古董局中局》,3D动画有《四海鲸骑》,舞台巨制有《两京十五日》等。正在制作和待播的电影、剧集还有《两京十五日》《天启异闻录》《长安的荔枝》《大明书商》《敦煌英雄》《幽陵道》《长安十二时辰2》《四海鲸骑》《汴京》《龙与地下铁》等。“马伯庸影视宇宙”从改编规模来看,如果改编速度再快点,再高频率持续产出几年,有望奋起直追金庸、古龙、琼瑶、张爱玲、王朔、海岩等行业翘楚。

因为故事独特、类型混搭、元素丰富、语言有趣、手法流行,马伯庸的“历史可能性小说”之于国产影视行业,仍然是全新的大陆。创作手法与西方超级悬念、奇幻、历史小说接轨,创作内容又是东方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这种新颖、网感十足的作品,既能满足年轻观众的阅读需求,又能强势吸引影视资本的目光。在“影视寒冬论”不绝于耳到行业收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几年,“马伯庸宇宙”影视剧崛起,吸引诸多大导演的目光,并成为大制作、高品质的代言词。

曹盾执导的《长安十二时辰》以雍容华贵之姿态,掀起“唐潮”文化热;路阳的《风起陇西》以雄浑肃杀之风,勾勒三国历史图鉴;费振翔执导的《古董局中局Ⅱ:鉴墨寻瓷》,以细腻质朴的时代感,讲述充满悬疑刺激的故事。拥有自身优势的大导演们在马伯庸的谍战、悬疑中玩转自己的美学风格,带动起一股股服饰、饮食、礼仪、古董等美学潮。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的剧集,在此之前,他坚持不做自己小说的具体编剧工作,绝不干涉影视化改编。其影视化改编,遇到好的导演会遇强则强,以强大的风格吸睛,而遇到审美差的创作者,同样也可以是烂剧。

大宇宙开发要看长线

IP宇宙化,就是要“一鱼多吃”,比如马伯庸宇宙的“古城IP”要开发综艺、剧集、游戏、衍生品、舞台剧、动画、纪录片、漫画、商业地产、VR全感、电影和文学12种形态的产品,虽然现在只是“画饼”状态,但说不定哪部作品爆火,就能实现这个宇宙级开发思路。产量高、影视化过于频繁,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所难免,而“马伯庸宇宙”的崛起,还有需要正视的问题,就是如何破除观众的审美疲劳,以及走出历史迷圈层走向大众。

马伯庸小说的影视化中,《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Ⅱ:鉴墨寻瓷》几部作品品质不俗,《风起洛阳》《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等口碑平平,还有几部《古董局中局》改编拉低了整体品质。相比于小说的整体品质都在线,分散的影视化改编授权,导致影视剧品质差距大,很难真正在风格上形成浑然一体的“宇宙”。

《风起洛阳》的低口碑,《风起陇西》的争议,都给马伯庸作品影视改编带来口碑冲击,此类超级大制作剧,有着华丽的外壳,但又有某些相似的东西:发生在古都的谍战悬疑故事、复杂考究的情报系统、多线小人物的博弈,还有一个惊天大阴谋……类似故事轮番轰炸观众,就会让大家有“视觉疲劳”的感觉。《显微镜下的大明》之前的几部剧,“马伯庸宇宙”其实在创造性上已经陷入循环往复,后作再也没能追赶上前作的风光。

从《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大医》这一波作品开始,依旧延续历史的脑洞和细节,但马伯庸的创作开始逐渐多元化。高产的马伯庸无疑依旧是影视改编的宝库所在,而他创作中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不断延展架构,又是他超越其他创作者的优势。拥有源源不断的文学创作力才是一个“宇宙”壮大的根本。与紫金陈的悬疑宇宙、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宇宙”、刘慈欣的科幻宇宙等一样,源头作品的品质,才是支持“马伯庸宇宙”多元长线开发的关键。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