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滚动:柯鲁克的选择:来到中国

2023-03-12 21:02:57 来源:教育联播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柯鲁克和伊莎白为世人所知,主要缘于他们写作的《十里店》。《十里店》用社会调查的手法,以亲历者讲述的方式记录了河北邯郸武安县十里店村的革命和土改历程,是一部村庄的当代史,也是中国革命的缩影。近日,《柯鲁克自传》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资料图片)

柯鲁克和伊莎白1948年决定在中国长期居住。他们参与创建了南海山外事学校,为外交人员培训英语,这所学校后来迁至北京,成为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们两人一直在该校任教,后半生都在中国生活。

柯鲁克2000年去世,伊莎白仍健在,现年107岁,最近写她的传记《我用一生爱中国》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内,有柯鲁克的半身铜像。

在这部《自传》中,他名为“柯鲁克”(英文名为大卫·柯鲁克),这是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他的三个儿子名为柯鲁、柯马凯、柯鸿冈。柯鲁克还有一个身份,是摄影师,他一生拍摄了大量的纪实新闻照片。

柯鲁克在成都,约1940年

知名摄影家高初和独立撰稿人王烁夫妇,多年来研究柯鲁克留下的照片档案,编写过一本《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 1938—1948》,并举办同题的摄影展。在此过程中,王烁了解到柯鲁克在退休后用打字机写成的自传一直没有翻译为中文,静静地躺在家中的抽屉里,她开始了多年的翻译、修订工作。

初稿译出后,柯鲁等三兄弟(他们的母语为中文)反复校改译文,力图让文字能体现柯鲁克的文风和气质,最终的定稿在2020年11月完成。

伊莎白早年身穿中国服装的照片

书中第一、二章,讲他的早年经历。柯鲁克在伦敦东区长大,出自犹太背景的平民家庭,中学阶段就读公学,毕业后去法国、德国游学,成年后到纽约从事皮毛工作。因为一位皮毛商的资助,他有机会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在大学时期,正赶上美国30年代大萧条,柯鲁克在思想上觉醒,从事学生运动,参与革命。

书中第八到十一章,有关柯鲁克夫妇在中国的生活。“二战”结束后,柯鲁克夫妇决定回到中国,原本只是18个月的旅行计划,没想到把后半生都留在了中国。他们在1947年来到十里店村,参加土改工作,之后参与创办南海山外事学校,1949年伊莎白亲历了北京的开国大典。进城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再也离不开北京外国语学院了。

柯鲁克的回忆录是退休以后在打字机上写出来的,出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纪实写作能力和在战争中做情报监听的超凡记忆力,让他的回忆录更像一部纪录电影,刻画了众多令人震撼的历史瞬间,即使是随手记下的小事,也带着他个性鲜明的幽默感和革命乐观主义。加之精到流畅的翻译,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柯鲁克青春昂扬的内心世界。(本文图片均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提供)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