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周欣怡
范安琪在创作 戚容源 摄
《戏曲人物》系列作品 受访者提供
【资料图】
驱车穿越佛山禅城区的繁华地带,转弯来到一片工业聚集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师范安琪的工作间所在大唐陶瓷公司厂区就坐落在这里。通往这里的道路有些曲折,但走进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厂区后,感觉豁然开朗。这里紧邻五峰山,环境清幽,空气宜人。
步入特设的陶瓷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红。这是范安琪带领团队研发的“大唐红”釉色。今年是兔年,全身红色、形态各异的兔子生肖摆件陈列在展柜上。厂区右边的另一个展览空间,更为敞亮开阔,展柜里摆放的是范安琪近些年的新作,造型则相对抽象。
范安琪告诉记者,厂区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团队种的。“如果说在此之前我的时间和积累就像埋在土壤里的种子,那么来到这里后,便是开始破土成长的时间。”她说。
感受陶艺的鲜活:世界居然还有如此美物
1989年,范安琪中学毕业后从福建来到佛山石湾一家陶艺厂工作,开启了她与陶艺的缘分。说起第一次接触陶艺的心情,范安琪记忆犹新。“那时第一次有个‘陶’字闯入了我的生命,我在那个作坊里,完全被花花绿绿的各种釉色吸引了,心想世界居然还有如此美物。”
起初,范安琪在陶艺厂里做过拉坯、修坯、上釉等多个工种,积累下基础技艺。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的她,闲暇时喜欢阅读和临摹各类画作,充实自己。机缘巧合,1994年,范安琪认识了陶艺大师钟汝荣,并拜其为师,这让她第一次领略到什么是陶艺创作。“看到老师在手上一按一搓,加上一些工具的使用,泥巴马上就鲜活起来,好像神话中女娲抟土成人的场景,捏好后一吹,一个新生命就出现了。陶艺给我带来的就是这种鲜活的感受。”范安琪边比画边说。
范安琪的专业水平提高很快,1995年,她和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开了一个陶艺工厂。刚开厂的时候,压力很大,人生地不熟的,技术力量也不够,资金要自己筹。
现在的厂区是范安琪几度搬迁后选定的,离市中心很近,但背靠青山,闹中取静。在她看来,“山特别有灵性”。
“我自己的工作间就在山边,安静且适合创作。”范安琪的工作间设在展览厅的角落里,十几平方米的样子,柜架和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成型或未成型的作品。“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在工作室,听着工具刮着泥巴沙沙的声音,窗外有风声、雨声。一片一片泥巴竖起来,把纷杂的情绪宣泄、表达、传递出来。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随着心动、随着感情的流露去创作。”
当年范安琪因陶与丈夫喜结良缘,如今则一同经营“大丰唐”;儿子今年18岁,受父母影响,他也爱上了陶艺这一行,高中毕业后准备出国留学专攻设计。
植入戏曲元素:摘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佛山的瓦脊公仔大多取材于传统戏曲。受此启发,在早期的创作中,范安琪在人物造型上植入戏曲元素。在工作室内的展柜上,记者看到“生旦净末丑”的不同形态、“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法,在陶泥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安琪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新观念、新想法,去呈现“新石湾公仔”。她倾向于让材料在造型中自然呈现。“泥土是柔软的,有韧性的,有种天然的亲和力。陶艺是人与泥土的接触,就是用这种亲和力去连接的。”
“传统的石湾公仔,人们会利用工具,一点一点把它的脸抛得很光滑,这是一种石湾传统技法。但我更希望用我的手指和指纹,通过这一抹、一按,让它呈现出来,不需要任何工具的附加。就这样让材料说话,自然、直白、大胆地告诉观众,‘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我就是这样的格调’。”因此,在塑造手法上,范安琪在人物衣饰上多处使用泥条泥片,凸显泥土的本质,并且保留手或工具与泥土接触的痕迹。
就这样,戏曲中的各色人物跃然指间,各类生活美器设计感十足,别致的“生肖陶”广受市场青睐……2017年,范安琪凭借作品《戏曲人生》摘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发现废纸的“生命力”: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范安琪经常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用于煲中药的干荷叶,能让她联想到灯具的形态;练书法时扔掉的废纸团上的褶皱,也能给她带来启发。
“练书法时产生的那些废纸,一揉、一扔,发现它在角落,能自己舒展开,这种特别的‘生命力’,犹如一朵花在绽放。”这让范安琪联想到,在陶艺中有一种釉色就叫褶皱釉,能自然地呈现白色、黑色的褶皱。
从石湾陶艺的传统工艺来看,发泡、起皱的釉色是不好的,但范安琪打破了这样的观念。“现实生活中的花瓶,或圆或方,都是传统的样子,我认为花器也应该呈现出时代的面貌,就把褶皱带给我的感受与生活器物的设计结合。”《一纸人生》系列作品就这样诞生了。作品犹如将陶泥揉碎成纸,釉色煅烧后形成纸张肌理、皱褶厚薄不一,加之大面积的留白,这都让作品颇有动感和灵性。2018年,《一纸人生》在“石湾杯”青年陶塑(器皿)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2年8月,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公布,范安琪名列其中。“评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这对她而言既是荣誉也是责任。范安琪说将继续通过创作,让日常生活器物与人产生情感的互动,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艺术要有真善美,要有当代性与个性,还要有传承,这就是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艺谈
创新前提在于拿捏精气神
羊城晚报:您特别勤奋,而且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您是如何保持这种对艺术追求永不止步的动力的?
范安琪:因为这确实是我热爱的事情。之前从原来的小作坊辞职,也是因为当时经常通宵加班,看书的时间太少,感觉自己只是学会了一些基本技能。我希望把业余时间空出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后来逐渐走上陶艺创作的道路。
艺术创作的本质,就是唤醒人们内心对美好的追求,要触发观众对美的感知和探索,需要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审美,了解中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从而转化到创作中去。所以,我坚持每天阅读。
羊城晚报:就陶艺而言,传统与创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范安琪:“创新”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婴儿的基因来自祖祖辈辈,这相当于“传统”。当新生儿脱离母体以后,可以理解为创新,因为他祖辈的基因在骨髓血液里流淌,但他的人生却有无限可能。我觉得石湾陶艺也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对此我也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传承是为了发展,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
羊城晚报:说到传承话题,您现在收徒弟吗?
范安琪:收徒的形式有很多种,不管哪一种方式,其实取决于学生自己真心想学什么。传统的那种以师带徒的传承模式,可以延续传统的审美观和技术,但也一定程度上约束和禁锢了思维,可能导致降低传统工艺与当代人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羊城晚报:在陶艺创作中,您认为技术、审美、创意,哪个要素更重要?
范安琪:如果我们把技能摆在第一位,就会变成传统的工艺匠人。无论是非遗还是手工艺,其实跟美是分不开的。美就是艺术。如果只是看到技巧有多么高深,就会容易忽略掉人的内心感受,以及思想的开放。
在陶艺创作中,技术、审美、创意当然都不可或缺,但是我摆在第一的,永远是个人的思想观念,也可以理解成创意;其次是自身的审美能力;最后才是技能。
因为观念一旦改变了,手就一定能跟得上。如果一个人的手艺很高超,但眼界不高,也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生活中一切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东西,只要你敢想都可以用陶瓷材料去表达。
羊城晚报:石湾陶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存在什么问题?
范安琪:不单单是佛山石湾,其实整个非遗传承,都存在共性问题:或者是后继无人,或者是没有市场。濒临失传或后继无人,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没有市场,他们养活不了自己。
如何让传统技艺成为现代社会所认可的东西,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这就涉及创新。但是创新的前提是要把这门技艺的精气神拿捏对。把好的精华留下来,然后去发扬它,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有带头人,需要得到国家和政府方面的支持。
羊城晚报:您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什么规划?
范安琪:如果我能活到80岁,我希望能一直做到79岁。在79岁之前我都想尝试各种各样的创作,用陶瓷材料去做各种我想到的以及想象不到的尝试。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