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由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主办的第三届非洲文学专题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为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展建言献策。
图为线上会议现场截图。上海师大供图
据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英语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洲英语文学因西方殖民主义而遭遇“文明蒙尘”,备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随着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非洲作家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文学奖,2021年也随之成为“非洲文学年”。这引发了国内学界关于非洲文学的大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提出的“‘非主流’文学说”“均衡吸纳说”“非洲文学的非洲性说”“三大流散文学说”“三个世界文学说”等概念为中国非洲文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具有奠基作用。
朱振武介绍,多元文化共栖共生,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和而不同,相向而行,是现在世界文学文化发展的正确理念,“这正是我们开展非洲文学研究和成立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的。”
图为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现场,上海师大供图
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指出,世界文学本来应该是多元的、多姿多彩的,但是由于欧美文学的模式影响巨大,导致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唯其马首是瞻,所以,研究非洲文学在当下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兆胜教授也提到,非洲文学如此庞大、如此重要,却没有多少人研究,其实这涉及一个关键的问题,即方法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很多研究都在跟风,顺势而为。基于学界这样的研究现状,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成为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的共识。”
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认为,我国人文学者应共同努力建构一种中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不人云亦云,不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地域与特色的文化文学,这是我们重新绘制世界文学版图,最终实现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的重要前提。”
据悉,(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使相关学者形成凝聚力,让中国学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动独立话语体系的形成。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