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日本京都被称作“世界文化遗产之都”。清水寺的舞台、金阁寺的璀璨、龙安寺的枯山水、平等院的凤凰堂、二条城的鹂鸣地板等,无一不在游客们的心愿单上。不过,对于京都本地人而言,这17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令他们感到亲切的还是东寺。
前尘往事
【资料图】
东寺,位于京都南区九条,全称居然有两个——“金光明四天王教王护国寺秘密传法院”和“弥勒八幡山总持普贤院”。因为名号过长,一般人都只会使用“东寺”这个名字。
既然有东寺,就必然有西寺。公元793年,恒武天皇仿照长安城修建平安京,次年迁都至此。京都在未来的1075年间一直保持着都城地位,也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迁都两年后的796年,平安京正门罗城门的东西两侧修建了东寺和西寺,用以镇守都城,这就是东寺的起源。
虽然东寺起点很高,一开始就是“官寺”,但是它之所以能在庙宇众多的古都保持不变的地位,还是因为高僧空海的关系。
空海可谓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遣唐使团成员之一。他自幼才学过人,精通佛理,长于书法,还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方面的大家。公元803年,空海作为留学僧乘遣唐使船入唐,仅以两年时间便完成了“虚往实归”的求学求法之旅,返回日本。嵯峨天皇对空海推崇备至,于823年将东寺赐予空海。
空海来到东寺后便着手修建讲堂。无论是从寺院内的位置上看,还是从意义上说,讲堂都是东寺的中心。在这里,空海以21尊佛像打造了“立体曼荼罗”,用以阐释密教的无尽智慧,是东寺的“画龙点睛”之笔。
东寺历经战乱和火灾,一次次受到重创,又一次次被重新修复。平安京已经变成京都,因为弘法大师(空海谥号)的信仰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东寺才能生生不息走过千年。
善男信女
东寺的今天离不开虔诚的善男信女,特别是有权势的信众。后宇多天皇、后醍醐天皇和丰臣秀吉等都曾为东寺提供支持。历史上有一位信众堪称是东寺的庇护天使,就是12世纪的后白河法皇之女宣阳门院。
镰仓时代,宣阳门院凭借其特殊身份将空海和东寺的地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身为空海的虔诚追随者,宣阳门院将大量田庄捐给东寺。在强大的经济支援下,东寺得以重新修复伽蓝。不仅如此,延续至今的“生身供”“御影供”相传也是始自宣阳门院。
所谓“生身供”,就是每日清晨6时为空海坐像供奉茶饭,仿佛他还活在人间。记者曾在冬日体验过一次。清晨的寺院内万籁俱寂。5时50分,梵钟响起,参加者安静地进入御影堂。高僧和信众吟诵经文,其后僧人打开坐像的橱门,供奉茶饭。食物被放在两个托盘上依次传入,再依次传出。整个仪式大约持续1小时,可以看出参加者大多数是本地居民。
而“御影供”是在大师入定的21日进行的纪念活动。空海于阴历3月21日圆寂,起初“御影供”只在每年这一天进行,后来宣阳门院将其扩展到每个月的21日。为了方便信众,21日“御影供”当天,渐渐出现“一文钱一碗茶”的小摊位。后来摊位不断增加,发展成如今的“弘法市”。
山门内外
直到今天,日本仍在使用一个佛教词语——缘日,意为神佛与世人的“有缘之日”。“弘法市”就是东寺一个重要的缘日。每月21日,无论刮风下雨,东寺都会举办“弘法市”。从正门到御影堂入口前,挤满各种摊位。平均每次出摊的数量在1200个至1300个之间,迎来客人约20万人次。
这里的摊位和一般的露天市场有所不同,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店铺,只是每月来东寺摆一次摊而已。商品种类以古董、瓷器为主,也有服装、食物等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每年1月21日的“初弘法”和12月21日的“终弘法”最受欢迎。
记者见识了疫情之后举办的第一个“终弘法”。院落内,当地人高兴地采买年货,游客们兴致勃勃地看东看西。僧侣们身着黄色袈裟,鱼贯行走在百姓摊位之间,进入御影堂的院落。院子里一派庄严肃穆,袅袅香烟中,僧侣与信众共同完成“御影供”仪式,而院外的叫卖声隐约传来。一道山门隔内外,密教净土和俗世红尘似隔非隔,如幻如真。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